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0:10

  本文关键词: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当前,竞技体育运动员和所在训练单位,就运动员获得的比赛奖金、捐赠赞助以及从事广告等经营性活动收益的归属问题,频频产生纠纷。有关训练单位认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国家出资培养的,运动员运用竞技能力所获得的物质利益应该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决定分配比例。有关运动员认为,运动员为竞技能力的提高付出了大量努力,应该与国家共同享有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所有权,同国家协商确定分配比例。本文提出,纠纷的实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归属问题。 本文将争议主体界定为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并论证了双方就训练和竞赛产生的法律关系,是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 本文提出,从合法性角度看,根据劳动法律关系,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国家队运动员所提供的培训是法定义务,其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无偿的,不追求经济收益的。此外,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单方面确定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不符合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没有同国家队运动员签定有关协议的情况下,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无权要求享有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所有权,更无权进行分配。根据劳动法律关系,以及竞技能力的性质和特点,运动员是其竞技能力的所有者。在没有同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签定有关协议的情况下,国家队运动员是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所有者。本文也提出,从合理性角度看,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付出了大量资金,要求运动员以一定的竞技能力物质利益作为培训费用的回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国家队运动员单独享有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不具有完全的正当性。因此,解决双方的争议,必须以协商的方式,确定各自在训练和竞赛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定相关利益的分配比例,实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劳动法、民法和人力资本的有关理论,并赴上海市体育局进行调研,了解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各章节的安排是:第一章,分析了竞技能力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物质利益的表现,并界定争议主体是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第二章,介
【关键词】:竞技能力 物质利益 归属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16;D922.5
【目录】:
  • 前言9
  • 第一章 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表现和争议9-14
  • 第一节 竞技能力的概念和特征9-11
  • 第二节 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1-12
  • 第三节 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争议的范畴界定12-14
  • 第二章 国外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考察14-21
  • 第一节 国外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队的法律关系及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处理15-16
  • 第二节 国外职业运动员和俱乐部的法律关系及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处理16-17
  • 第三节 国外实行自我训练的职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处理17-18
  • 第四节 国外学生运动员和学校的法律关系及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处理18-20
  • 第五节 国外职工运动员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及其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处理20-21
  • 第三章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项管中心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21-28
  • 第一节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项管中心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21-24
  • 第二节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项管中心之间法律关系的特点24-26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国家队运动员和国家项管中心法律关系的评论26-28
  • 第四章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的一般问题分析28-32
  • 第一节 关于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所有者的分析28-30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方式的分析30-31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相关权利保障的分析31-32
  • 第五章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的具体问题分析32-39
  • 第一节 关于比赛奖金分配问题的分析33-35
  • 第二节 关于运动员接受社会捐赠(赞助)问题的分析35-36
  • 第三节 关于运动员从事经营活动问题的分析36-39
  • 第六章 关于妥善解决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的建议39-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46
  • 原创性声明46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世席;巴西体育法律规制介评[J];河北法学;2003年04期

2 吕予锋;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权益保护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蔡璞,袁张帆;体育运动员的形象权及其法律保护[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勇军;产权理论与我国体育产权制度的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刘青;论“举国体制”与我国体育体制和制度的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赵豫;;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保护[J];体育学刊;2005年02期

7 杨年松;职业体育人力资本所有权性质、特点与政策建议[J];体育学刊;2005年01期

8 邓春林;体育赞助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牛淑敏;我国运动员无形资产保护研究——运动员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法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3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