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96工作制”看我国休息权的国家保护义务
发布时间:2023-05-07 00:33
"996工作制"暴露出我国劳动者加班常态化的趋势,凸显了国家公权力如何在企业资本利益与公民休息权之间进行有效权衡这一迫切问题。休息权的核心内涵是通过国家的积极作为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以及进行充分的社会参与。在此前提下,借助德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理论,衡量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是否遵循了"过度禁止之义务"和"保护不足之义务"。我国休息权保护存在现有立法制度保护不足、执法体制监管不严等问题,需要从完善特殊工时制度、严格执行加班规则、提高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以及健全违法责任体系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996”与公民休息权保护
二、休息权的保障准则:身体健康与社会参与
(一)休息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二)休息权的保障准则
三、休息权的国家保护义务分析框架
(一)国家保护义务的内涵
(二)国家保护义务的双重审查基准
1.过度禁止之义务
2.不足禁止之义务
四、996现象中休息权国家保护义务评析
(一)对现行休息权立法的分析
1.标准工时制度
2.特殊工时制度
3.加班规制
4.违反休息休假制度的法律责任
(二)结论:休息权国家保护义务的改善建议
本文编号:3809902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996”与公民休息权保护
二、休息权的保障准则:身体健康与社会参与
(一)休息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二)休息权的保障准则
三、休息权的国家保护义务分析框架
(一)国家保护义务的内涵
(二)国家保护义务的双重审查基准
1.过度禁止之义务
2.不足禁止之义务
四、996现象中休息权国家保护义务评析
(一)对现行休息权立法的分析
1.标准工时制度
2.特殊工时制度
3.加班规制
4.违反休息休假制度的法律责任
(二)结论:休息权国家保护义务的改善建议
本文编号:3809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80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