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立法典范的变迁——从“裁判立法”到“赋能立法”
发布时间:2021-04-29 07:35
产业发展的动能取决于民众的信心,而民众的信心,则由市场上各种被交易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与价格的相符与否所决定。法律对于市场上价值取向的确定、交易安全的保障及行为人相互调适能力的提升,有关键的影响力。然而,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情势中,不同的立法典范,却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归纳当前立法,大概可总结为两种不同的典范:一是以裁判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法为核心的"裁判立法";二是以赋予当事人遵守法规范的精神为目标的"赋能立法"。在产业处于亟需发展、加值或转型的地区或社会,仅着重于争议发生后公正的裁判或课责的"裁判立法",较无助于该地区民众对产业之信心的建立或提升。必须通过法律规范的设计以及法律人功能的发挥,来使人们更愿意自主地进行自我调适与学习,提升自己的生产或服务于市场上的价值,从而建立或提升民众的信心。
【文章来源】:财经法学. 2019,(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 价值取向明确
(二) 交易安全性高
(三) 具有调适功能
三、法律在产业发展中的功能
(一) 价值取向的设定
(二) 交易安全的保障
(三) 调适功能的设计
四、两种立法典范
(一) 价值取向不同
(二) 交易安全保障不同
(三) 调适机制不同
五、产业发展需求与立法典范的选择
(一) 提升在地性的价值
(二) 降低非经济性的交易风险
(三) 强化中小企业的调适能力
六、结 语
本文编号:3167121
【文章来源】:财经法学. 2019,(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 价值取向明确
(二) 交易安全性高
(三) 具有调适功能
三、法律在产业发展中的功能
(一) 价值取向的设定
(二) 交易安全的保障
(三) 调适功能的设计
四、两种立法典范
(一) 价值取向不同
(二) 交易安全保障不同
(三) 调适机制不同
五、产业发展需求与立法典范的选择
(一) 提升在地性的价值
(二) 降低非经济性的交易风险
(三) 强化中小企业的调适能力
六、结 语
本文编号:3167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6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