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31 14:52
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帮助恐怖活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资助非法聚集等帮助行为独立设置为新的罪名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这是我国目前所有刑法修正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修订。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在使罪状描述更加精细、罪名设置更加合理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这一立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进一步完善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提出了建议。
【文章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32(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帮助行为正犯化概述
二、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困境
(一) 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理论存在分歧
1. 网络帮助行为性质之争
2. 网络不作为帮助行为义务界限不明确
(二)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技术存在缺陷
1.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理念不完善
2. 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设置不合理
三、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建议
(一) 正确解读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相关理论
1. 明确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定位
2. 确定不作为帮助行为义务界限
(二) 明确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理念
1. 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相协调
2. 不违背法益保护原则
(三) 完善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和罪状
1. 明确设定罪名和罪状
2. 合理设置法定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 于志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2]无罪的快播与有罪的思维——“快播案”有罪论之反思与批判[J]. 刘艳红. 政治与法律. 2016(12)
[3]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的流变及批判——以德日的理论和实务为比较基准[J]. 刘艳红. 法学评论. 2016(05)
[4]论《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恐怖犯罪的规定[J]. 张明楷. 现代法学. 2016(01)
[5]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范围[J]. 周光权. 中国法律评论. 2015(02)
[6]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J]. 于志刚.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3)
[7]论互联网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理念[J]. 殷少平. 法律适用. 2009(12)
本文编号:3208461
【文章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32(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帮助行为正犯化概述
二、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困境
(一) 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理论存在分歧
1. 网络帮助行为性质之争
2. 网络不作为帮助行为义务界限不明确
(二)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技术存在缺陷
1.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理念不完善
2. 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设置不合理
三、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建议
(一) 正确解读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相关理论
1. 明确网络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定位
2. 确定不作为帮助行为义务界限
(二) 明确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理念
1. 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相协调
2. 不违背法益保护原则
(三) 完善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和罪状
1. 明确设定罪名和罪状
2. 合理设置法定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 于志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2]无罪的快播与有罪的思维——“快播案”有罪论之反思与批判[J]. 刘艳红. 政治与法律. 2016(12)
[3]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的流变及批判——以德日的理论和实务为比较基准[J]. 刘艳红. 法学评论. 2016(05)
[4]论《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恐怖犯罪的规定[J]. 张明楷. 现代法学. 2016(01)
[5]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范围[J]. 周光权. 中国法律评论. 2015(02)
[6]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J]. 于志刚.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3)
[7]论互联网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理念[J]. 殷少平. 法律适用. 2009(12)
本文编号:3208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0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