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4:29
近年我国市场上恶意违规案件层出不穷且屡禁不止,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实质是在控制股东支配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扭曲。一方面,我国股权结构集中,便于控制股东掌握控制权,而且滥用控制权所需的成本也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没有建立配套的法律制度规制控制股东行使控制权。因此当前我国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是现实的必然。本文以控制股东为主线,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比较法学、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和借鉴各国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图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法制国家做出微薄贡献。本论文题目为“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研究”,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即对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概述。在辨析了控制股东及控制权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论证了股东拥有控制权合理性及行使要件,并对股东合法行使控制权与滥用控制权进行了比较。 第二章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控制股东滥权的根源是由于公司自治理论、制度设计、法律制约机制、股权结构等方面存在缺陷。将控制股东的诸多滥权行为进行归纳,并逐一作了具体分析。 第三章评介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规...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概述
第一节 控制股东的主要形态
一、控制股东涵义
二、与控制股东涵义相关的一些概念
三、控制股东的主要存在形态
第二节 股东控制权和股东控制权滥用
一、控制股东的控制权
二、股东控制权的滥用
三、依法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理论及实证分析12
第一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理论分析
一、“多数决定”理论固有的缺陷
二、权利义务设计上的失衡
三、法律制约机制的缺失
四、股权结构的不合理
五、利益冲突的驱使
第二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实证分析
一、滥用股东表决权
二、亲自担任公司管理人员以权谋私
三、通过代理人对公司管理层施加不良影响
第三章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各国规制控制股东滥用表决权的立法比较
一、从法律上限制控制股东表决权
二、从法律上设立表决权回避制度
三、从法律上规范表决权代理制度
四、从法律上设计累积投票制度
第二节 各国制约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措施比较
一、赋予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召集权
二、赋予少数股东的提案权
三、设置少数股东查阅权
四、设置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第三节 各国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救济措施比较
一、赋予受害股东直接诉讼权
二、赋予股东派生诉讼权
第四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之比较
一、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公司的赔偿责任
二、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其他股东的赔偿责任
三、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债权人的责任
第四章 对我国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的检讨
第一节 我国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严重现状
第二节 规制滥用表决权的法律制度缺失
一、对控制股东表决权行使缺少限制
二、对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规定缺失
三、对股东表决权代理行使制度的规定过于简括
四、对股东累积投票权规定层级较低并存在疏漏
第三节 制约滥用控制权的法律措施不力
一、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有待健全
二、对少数股东的提案权规定尚未完善
三、对少数股东的查阅权规定过于局限
四、对少数股东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未作规定
第四节 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救济措施不足
一、对股东侵权直接诉讼的规定过于简陋
二、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缺失
第五节 对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规定欠缺
第五章 完善我国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建议
第一节 完善规制股东滥用表决权的立法建议
一、授权公司章程对控制股东行使表决权进行限制
二、设立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
三、完善表决权代理制度的立法建议
四、健全累积投票权制度立法建议
第二节 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建议
一、设立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并完善召集请求权
二、健全少数股东的提案权
三、强化少数股东的查阅权
四、确立少数股东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第三节 完善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一、完善对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直接诉讼
二、确立对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派生诉讼
第四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之立法建议
一、确立股东对其滥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保护债权人利益
三、引入居次受偿原则,保护破产公司的债权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型资本运作与企业价值——兼谈控股股东、关联交易与小股东利益[J]. 史正富.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2]试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利益平衡[J]. 于群. 当代法学. 2003(06)
[3]股东质询权与董事会的说明义务——《德国股份法》第131条之介评[J]. 钱玉林. 法学杂志. 2002(04)
[4]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J]. 拉菲·拉波塔,弗洛伦西奥·洛佩斯德-西拉内斯,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丁开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6)
[5]股东会议召集权研究[J]. 李明海,孙加瑞.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6]法人独立责任质疑[J]. 虞政平. 中国法学. 2001(01)
[7]英国公司法中的派生诉讼初探──少数股股东权利的救济之一[J]. 曾培芳,盛建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8]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诉讼程序[J]. 朱慈蕴.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5)
[9]资本多数决与少数股股东之保护[J]. 杨辉. 安徽大学学报. 1998(01)
[10]英国公司法中有关少数股东的救济对策[J]. 史晨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319789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概述
第一节 控制股东的主要形态
一、控制股东涵义
二、与控制股东涵义相关的一些概念
三、控制股东的主要存在形态
第二节 股东控制权和股东控制权滥用
一、控制股东的控制权
二、股东控制权的滥用
三、依法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理论及实证分析12
第一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理论分析
一、“多数决定”理论固有的缺陷
二、权利义务设计上的失衡
三、法律制约机制的缺失
四、股权结构的不合理
五、利益冲突的驱使
第二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实证分析
一、滥用股东表决权
二、亲自担任公司管理人员以权谋私
三、通过代理人对公司管理层施加不良影响
第三章 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各国规制控制股东滥用表决权的立法比较
一、从法律上限制控制股东表决权
二、从法律上设立表决权回避制度
三、从法律上规范表决权代理制度
四、从法律上设计累积投票制度
第二节 各国制约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措施比较
一、赋予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召集权
二、赋予少数股东的提案权
三、设置少数股东查阅权
四、设置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第三节 各国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救济措施比较
一、赋予受害股东直接诉讼权
二、赋予股东派生诉讼权
第四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之比较
一、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公司的赔偿责任
二、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其他股东的赔偿责任
三、规定滥用控制权对债权人的责任
第四章 对我国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的检讨
第一节 我国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严重现状
第二节 规制滥用表决权的法律制度缺失
一、对控制股东表决权行使缺少限制
二、对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规定缺失
三、对股东表决权代理行使制度的规定过于简括
四、对股东累积投票权规定层级较低并存在疏漏
第三节 制约滥用控制权的法律措施不力
一、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有待健全
二、对少数股东的提案权规定尚未完善
三、对少数股东的查阅权规定过于局限
四、对少数股东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未作规定
第四节 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救济措施不足
一、对股东侵权直接诉讼的规定过于简陋
二、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缺失
第五节 对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规定欠缺
第五章 完善我国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立法建议
第一节 完善规制股东滥用表决权的立法建议
一、授权公司章程对控制股东行使表决权进行限制
二、设立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
三、完善表决权代理制度的立法建议
四、健全累积投票权制度立法建议
第二节 规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立法建议
一、设立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并完善召集请求权
二、健全少数股东的提案权
三、强化少数股东的查阅权
四、确立少数股东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第三节 完善对控制股东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一、完善对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直接诉讼
二、确立对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派生诉讼
第四节 股东滥用控制权民事责任之立法建议
一、确立股东对其滥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保护债权人利益
三、引入居次受偿原则,保护破产公司的债权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型资本运作与企业价值——兼谈控股股东、关联交易与小股东利益[J]. 史正富.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2]试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利益平衡[J]. 于群. 当代法学. 2003(06)
[3]股东质询权与董事会的说明义务——《德国股份法》第131条之介评[J]. 钱玉林. 法学杂志. 2002(04)
[4]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J]. 拉菲·拉波塔,弗洛伦西奥·洛佩斯德-西拉内斯,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丁开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6)
[5]股东会议召集权研究[J]. 李明海,孙加瑞.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6]法人独立责任质疑[J]. 虞政平. 中国法学. 2001(01)
[7]英国公司法中的派生诉讼初探──少数股股东权利的救济之一[J]. 曾培芳,盛建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8]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诉讼程序[J]. 朱慈蕴.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5)
[9]资本多数决与少数股股东之保护[J]. 杨辉. 安徽大学学报. 1998(01)
[10]英国公司法中有关少数股东的救济对策[J]. 史晨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319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1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