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法腐败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1-09-11 12:06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出现。社会利益的碰撞乃至冲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在我国民主化、法制化的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对社会的影响持续加大,公民权利义务的分配与调整、资源和信息的的管理、生活秩序的规范、人民各项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内容,无不受到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制约和影响。郭京毅案件所暴露出来的立法腐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从我国立法腐败的危害和发生原因入手,研究分析我国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制度和理念上的缺陷,同时比照国外有关国家在对立法腐败进行法律规制的先进经验和制度设计,初步勾勒出建立健全防范我国立法腐败的制度框架。本文着重分析了立法腐败对宪政实现与人权保护方面的危害,同时重点关注了立法腐败产生原因中的宪政制度缺陷等因素,认为我国目前宪政制度、立法体制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完善之处,需要从制度和理念上进行调整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宪政立法体制。并且对于我国现行的人大制度,笔者也以预防立法腐败的视角,建议重新阐释人大制度的意义,以健全和提升立法者的素质,为宪法审查的施行提供物质上的基础。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立法腐败的定义
1.2.2 立法腐败的产生原因
1.2.3 立法腐败的危害
1.2.4 立法腐败的规制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立法腐败概论
2.1 立法腐败的定义
2.1.1 立法的定义与范围
2.1.2 腐败的定义与特征
2.1.3 立法腐败的定义与范围
2.2 我国立法腐败的类型
2.2.1 根据规范性文件的层级和效力等级划分
2.2.2 根据立法腐败的主体在腐败行为中的利益取向不同划分
2.3 立法腐败的特征
2.3.1 行为方式隐蔽
2.3.2 责任主体多样
2.3.3 腐败后果严重
2.3.4 责任追究困难
第3章 我国立法腐败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3.1 我国立法腐败的危害
3.1.1 对宪政制度及宪政实现的危害
3.1.2 对人权保护的危害
3.2 我国立法腐败产生的原因
3.2.1 宪政角度
3.2.2 人权保护角度
3.2.3 经济发展与社会传统角度
第4章 国外立法腐败规制法律制度的介绍与借鉴
4.1 美国和英国关于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
4.1.1 美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1.2 英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2 韩国和日本关于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
4.2.1 韩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2.2 日本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3 域外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
4.3.1 立法权限划分简练合理,立法程序公开透明
4.3.2 公众参与制度贯穿立法全程
4.3.3 违宪审查制度切实有效
第5章 完善我国立法腐败规制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立法程序的完善
5.1.1 实行公开透明的立法程序
5.1.2 实行立法回避制度
5.1.3 推进立法民主化
5.1.4 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5.2 宪法审查制度的建立健全
5.2.1 设立专门实施法律审查的机构
5.2.2 司法对抽象文件的谦抑性审查
5.3 新内涵的人大制度模式的建立
5.3.1 实行立法错误归责制度
5.3.2 严格科学划分立法权
第6章 结论
6.1 规范性文件的作用和立法腐败规制的意义
6.2 立法腐败法律规制的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腐败预警[J]. 荆剑. 民主与法制. 2009(03)
[2]破除部门立法才能防范立法腐败[J]. 魏文彪,董晓瑜. 法治与社会. 2008(11)
[3]论立法腐败[J]. 史荣易.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06)
[4]消除立法腐败 确保立法文明[J]. 刘安华,吴建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6)
[5]宪政程序正当性及我国宪政程序的完善[J]. 甘永宗,周治国.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5(03)
[6]没有宪法的违宪审查——英国故事[J]. 何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7]从彩票法的难产谈警惕立法腐败——对西安宝马彩票案的另一种反思[J]. 刘武俊. 乡音. 2004(07)
本文编号:3392969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立法腐败的定义
1.2.2 立法腐败的产生原因
1.2.3 立法腐败的危害
1.2.4 立法腐败的规制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立法腐败概论
2.1 立法腐败的定义
2.1.1 立法的定义与范围
2.1.2 腐败的定义与特征
2.1.3 立法腐败的定义与范围
2.2 我国立法腐败的类型
2.2.1 根据规范性文件的层级和效力等级划分
2.2.2 根据立法腐败的主体在腐败行为中的利益取向不同划分
2.3 立法腐败的特征
2.3.1 行为方式隐蔽
2.3.2 责任主体多样
2.3.3 腐败后果严重
2.3.4 责任追究困难
第3章 我国立法腐败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3.1 我国立法腐败的危害
3.1.1 对宪政制度及宪政实现的危害
3.1.2 对人权保护的危害
3.2 我国立法腐败产生的原因
3.2.1 宪政角度
3.2.2 人权保护角度
3.2.3 经济发展与社会传统角度
第4章 国外立法腐败规制法律制度的介绍与借鉴
4.1 美国和英国关于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
4.1.1 美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1.2 英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2 韩国和日本关于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
4.2.1 韩国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2.2 日本规制立法腐败的制度和措施
4.3 域外规制立法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
4.3.1 立法权限划分简练合理,立法程序公开透明
4.3.2 公众参与制度贯穿立法全程
4.3.3 违宪审查制度切实有效
第5章 完善我国立法腐败规制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立法程序的完善
5.1.1 实行公开透明的立法程序
5.1.2 实行立法回避制度
5.1.3 推进立法民主化
5.1.4 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5.2 宪法审查制度的建立健全
5.2.1 设立专门实施法律审查的机构
5.2.2 司法对抽象文件的谦抑性审查
5.3 新内涵的人大制度模式的建立
5.3.1 实行立法错误归责制度
5.3.2 严格科学划分立法权
第6章 结论
6.1 规范性文件的作用和立法腐败规制的意义
6.2 立法腐败法律规制的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腐败预警[J]. 荆剑. 民主与法制. 2009(03)
[2]破除部门立法才能防范立法腐败[J]. 魏文彪,董晓瑜. 法治与社会. 2008(11)
[3]论立法腐败[J]. 史荣易.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06)
[4]消除立法腐败 确保立法文明[J]. 刘安华,吴建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6)
[5]宪政程序正当性及我国宪政程序的完善[J]. 甘永宗,周治国.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5(03)
[6]没有宪法的违宪审查——英国故事[J]. 何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7]从彩票法的难产谈警惕立法腐败——对西安宝马彩票案的另一种反思[J]. 刘武俊. 乡音. 2004(07)
本文编号:3392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9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