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罢工权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04:26
  近些年来,劳动者举行罢工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件屡屡出现,我国目前对罢工事件方面的立法仍是空白,劳动者采取集体行动的行为是否应该纳入法制轨道是当前一大课题。尽管罢工在过去曾经被列为非法行为,但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罢工权合法化是符合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和劳动者想提高自身待遇、维护合法利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一方多出于成本考虑对劳动者的需求视而不见,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有效改变资强劳弱现状的有效措施,这迫使劳动者采取集体方式来取得平等话语权。由于目前罢工权仍处于灰色地带,导致出现罢工事件时,无论是企业一方还是劳动者一方,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作指引,再加上罢工活动的集体性,很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不仅如此,法律的缺失使得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无法可依,十分棘手。因此,将罢工权纳入法制轨道已是刻不容缓。将罢工权合法化可以很好地改善劳动者目前的弱势地位,让劳动者能够获得与用人单位能进行博弈的有力依据;同时,赋予劳动者罢工权,能够创造更加公平的经济环境,是社...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罢工与罢工权
    1.1 罢工
        1.1.1 罢工的定义
        1.1.2 罢工的历史回顾
    1.2 罢工权
        1.2.1 罢工权的定义
        1.2.2 罢工权的意义
        1.2.3 罢工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
2. 罢工权法律化
    2.1 境外罢工权法律化概述
    2.2 国际组织关于罢工权的法律化概况
    2.3 我国宪法中关于罢工权法律化的历史发展
    2.4 我国各部门法中对罢工权的规定
3. 罢工权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3.1 罢工发生的原因分析
        3.1.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利益的冲突
        3.1.2 解决冲突的机制不完善
        3.1.3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3.2 中国罢工权立法的必要性
        3.2.1 罢于权足劳动者的一项基本人权
        3.2.2 罢工权立法是平衡劳资双方力量的要求
        3.2.3 罢工权立法利于舒缓社会矛盾
        3.2.4 罢工权立法使政府处理这类事件有法可依
        3.2.5 罢工权立法可以优化市场环境,使企业不再受突发事件的袭击
        3.2.6 罢工权立法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
4. 罢工权立法建议
    4.1 给与罢工权宪法上的保障
    4.2 罢工法中具体立法建议
        4.2.1 罢工目的的限制
        4.2.2 罢工程序的限制
        4.2.3 罢工主体的限制
        4.2.4 冷却期的限制
        4.2.5 罢工行为的限制
        4.2.6 对领导组织的限制
    4.3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规定
        4.3.1 工会法的改革与完善
            4.3.1.1 对工会性质的重新认识
            4.3.1.2 工会职能的转变
            4.3.1.3 改革工会经费收缴制度
        4.3.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
        4.3.3 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397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97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