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生态法益的刑事立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22:54
  当前我国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威胁着人类的根本利益,也成为制约转型期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既有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政府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原因,也同环保部门的失职有关,但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即目前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对生态的保护不力。现有环境犯罪处罚范围的狭窄,环境刑法保护对象的缺失,环境刑罚处罚手段的单一、薄弱等等,实际上都同我们对环境犯罪客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面息息相关。由此本文立足于生态的本质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价值,通过建构刑法生态法益的理论,基于刑法生态法益的价值取向,试图加强刑法对生态的全方位保护,为环境刑事立法提供一种价值导向,并结合域外的先进环境刑法立法理念、技术,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诸多建议。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环境犯罪客体的不同学说,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学说进行理论述评,比较得失,指出即便是当前大多数学者赞同的环境权说亦存在不合理性,进而为本文找到立论基础——环境犯罪的客体应是生态法益。第二部分主要是建构刑法生态法益的理论。该部分在阐述法益的逻辑起点、历史沿革、主要内容以及刑法法益的生成机理上的基础上,对生态法益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性质、主...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环境犯罪客体概述
    (一) 环境犯罪客体的学说
    (二) 环境犯罪客体学说的评述
二、刑法生态法益的理论建构
    (一) 法益的一般界定
    (二) 生态法益的界定
    (三) 刑法生态法益的生成
    (四) 刑法生态法益的法律本位
三、我国生态法益刑事立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一) 我国生态法益刑事立法的现状
    (二) 我国生态法益刑事立法保护的不足
四、我国生态法益刑事立法的完善
    (一) 立法理念的更新
    (二) 保护范围的拓展
    (三) 犯罪构成的完善
    (四) 刑罚设置的调整
    (五) 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盗伐林木罪相关问题研究——以朗某某盗伐林木案为切入点[J]. 李宁.  知识经济. 2014(08)
[2]没收财产刑的司法困境与出路[J]. 万志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立法的完善[J]. 马克昌.  法商研究. 2007(01)
[4]财产刑的执行现状和对策建言[J]. 黎宏,江伟.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05)
[5]论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J]. 简基松.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05)
[6]关于财产刑适用与执行问题的调研报告[J]. 田幸,茅仲华,叶巍.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03)
[7]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J]. 孟伟.  法商研究. 2004(06)
[8]再说刑事一体化[J]. 储槐植.  法学. 2004(03)
[9]环境犯罪归责的主观要件分析[J]. 张梓太.  现代法学. 2003(05)
[10]资格刑之反思与重构——以剥夺政治权利为视角[J]. 梁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硕士论文
[1]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D]. 李慧芳.中国海洋大学 2010
[2]生态刑法研究[D]. 赵智慧.广西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9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89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