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5:5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呈不断上升之势。其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处理难度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如何预防和化解各类群体纠纷,已成为我国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理论与实务界正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群体诉讼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对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以及各种观点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的国情,以期能够就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初步框。本文共分为四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群体诉讼的基本理论。本章旨在通过对群体诉讼的概念、特征以及功能和价值的研究,深入了解群体诉讼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的群体诉讼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基础。第二章为外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和分析。本章分别对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英国和瑞典加入制集团诉讼及德国团体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对国外群体诉讼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群体诉讼机制的完善和重构提供可借鉴的方案。第三章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章通过对我国现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研究与分析,提出...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群体诉讼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群体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一、群体诉讼的概念
二、群体诉讼的特征
第二节 群体诉讼的价值和功能
一、提高诉讼效益,维护法律的统一适用
二、促进人们接近司法及强化实体法的实施
三、政策形成功能
四、有效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第二章 外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和分析
第一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退出制集团诉讼
一、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概况
二、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构成要件
三、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中的和解与调解
四、对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评价
第二节 以英国和瑞典为代表的加入制集团诉讼
一、英国加入制集团诉讼
二、瑞典加入制集团诉讼
第三节 德国团体诉讼制度研究
一、德国团体诉讼制度概况
二、德国团体诉讼的特征
三、德国团体诉讼的优劣势
第三章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立法层面的缺陷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司法层面的缺陷
第四章 我国多元化群体诉讼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立法层面的完善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司法层面的完善
第二节 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制度的借鉴
一、我国借鉴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必要性
二、我国退出制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
一、我国构建团体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思路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能动问题[J]. 李德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2]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以职权型示范诉讼为补充[J]. 洪冬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3]群体案件的诉讼形式及其价值取向——以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为例[J]. 杨严炎. 清华法学. 2011(02)
[4]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杨严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5]当今世界群体诉讼的发展趋势[J]. 杨严炎. 河北法学. 2009(03)
[6]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改革的方向[J]. 杨严炎. 政治与法律. 2009(01)
[7]论团体诉讼的制度理性[J]. 汤维建. 法学家. 2008(05)
[8]退出制的本质及集团成员的确定方法之分析[J]. 章武生,罗健豪. 政治与法律. 2008(06)
[9]群体诉讼的价值与功能[J]. 章武生,杨严炎. 法学评论. 2007(05)
[10]论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J]. 章武生. 中外法学. 2007(04)
本文编号:3496169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群体诉讼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群体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一、群体诉讼的概念
二、群体诉讼的特征
第二节 群体诉讼的价值和功能
一、提高诉讼效益,维护法律的统一适用
二、促进人们接近司法及强化实体法的实施
三、政策形成功能
四、有效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第二章 外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和分析
第一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退出制集团诉讼
一、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概况
二、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构成要件
三、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中的和解与调解
四、对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评价
第二节 以英国和瑞典为代表的加入制集团诉讼
一、英国加入制集团诉讼
二、瑞典加入制集团诉讼
第三节 德国团体诉讼制度研究
一、德国团体诉讼制度概况
二、德国团体诉讼的特征
三、德国团体诉讼的优劣势
第三章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立法层面的缺陷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司法层面的缺陷
第四章 我国多元化群体诉讼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立法层面的完善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司法层面的完善
第二节 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制度的借鉴
一、我国借鉴美国退出制集团诉讼的必要性
二、我国退出制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
一、我国构建团体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思路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能动问题[J]. 李德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2]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以职权型示范诉讼为补充[J]. 洪冬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3]群体案件的诉讼形式及其价值取向——以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为例[J]. 杨严炎. 清华法学. 2011(02)
[4]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杨严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5]当今世界群体诉讼的发展趋势[J]. 杨严炎. 河北法学. 2009(03)
[6]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改革的方向[J]. 杨严炎. 政治与法律. 2009(01)
[7]论团体诉讼的制度理性[J]. 汤维建. 法学家. 2008(05)
[8]退出制的本质及集团成员的确定方法之分析[J]. 章武生,罗健豪. 政治与法律. 2008(06)
[9]群体诉讼的价值与功能[J]. 章武生,杨严炎. 法学评论. 2007(05)
[10]论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J]. 章武生. 中外法学. 2007(04)
本文编号:3496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9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