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税立法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16:01
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我国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势在必行。在前不久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更是提出尽快推进环境税改革,开征环境税,通过经济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本文将立足中国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论述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其与污染税、自然资源税、生态保护税及其他相关税种的关系。通过借鉴国外开征碳税的经验,提出我国碳税制度构想。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碳税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碳税概述
一、碳税的概念
二、碳税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与碳税相关的制度概述
一、环境税
二、污染税
三、自然资源税
四、生态保护税
五、能源税
六、碳交易
第二章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一、开征碳税有利于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
二、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开征碳税有利于完善我国环境税税制
四、开征碳税有利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节 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政策上的可行性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
三、我国碳税开征时机
第三章 碳税的域外借鉴
第一节 碳税的国际实践
一、芬兰
二、荷兰
三、丹麦
四、瑞典
五、英国
第二节 国外碳税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开征碳税的主要经验总结
二、国外碳税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碳税具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碳税的法律原则
一、碳税中税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碳税中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第二节 碳税税制要素设计
一、征税范围、对象
二、纳税人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征税环节
六、税收优惠
七、碳税的收入归属和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税立法的设计探讨——从税基税率基本机理到相关影响与遵循事宜[J]. 王慧,张宁宁.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2]气候变化国际立法最新进展与中国立法展望[J]. 张梓太,沈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3]基于经济手段的中国低碳制度选择[J]. 陈红彦.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2)
[4]论开征环境税的三大关系问题[J]. 许文. 税务研究. 2012(09)
[5]碳税制度与国家战略利益[J]. 陈红彦. 法学研究. 2012(02)
[6]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法律机制之构建完善[J]. 张冉. 法制与社会. 2011(31)
[7]中国开征碳税的政策后果预测[J]. 苏明,傅志华,王志刚,梁强,许文,李欣. 环境经济. 2011(04)
[8]中国开征碳税的障碍及其应对[J]. 苏明,傅志华,许文,李欣,王志刚,梁强. 环境经济. 2011(04)
[9]气候变化的应对:排污权交易抑或碳税[J]. 王慧,曹明德. 法学论坛. 2011(01)
[10]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税立法框架研究[J]. 李传轩. 法学杂志. 2010(06)
博士论文
[1]关于构建绿色环境税体系的研究[D]. 吴佳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2]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D]. 蒋书彬.东北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74839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碳税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碳税概述
一、碳税的概念
二、碳税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与碳税相关的制度概述
一、环境税
二、污染税
三、自然资源税
四、生态保护税
五、能源税
六、碳交易
第二章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一、开征碳税有利于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
二、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开征碳税有利于完善我国环境税税制
四、开征碳税有利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节 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政策上的可行性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
三、我国碳税开征时机
第三章 碳税的域外借鉴
第一节 碳税的国际实践
一、芬兰
二、荷兰
三、丹麦
四、瑞典
五、英国
第二节 国外碳税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开征碳税的主要经验总结
二、国外碳税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碳税具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碳税的法律原则
一、碳税中税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碳税中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第二节 碳税税制要素设计
一、征税范围、对象
二、纳税人
三、计税依据
四、税率
五、征税环节
六、税收优惠
七、碳税的收入归属和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税立法的设计探讨——从税基税率基本机理到相关影响与遵循事宜[J]. 王慧,张宁宁.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2]气候变化国际立法最新进展与中国立法展望[J]. 张梓太,沈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3]基于经济手段的中国低碳制度选择[J]. 陈红彦.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2)
[4]论开征环境税的三大关系问题[J]. 许文. 税务研究. 2012(09)
[5]碳税制度与国家战略利益[J]. 陈红彦. 法学研究. 2012(02)
[6]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法律机制之构建完善[J]. 张冉. 法制与社会. 2011(31)
[7]中国开征碳税的政策后果预测[J]. 苏明,傅志华,王志刚,梁强,许文,李欣. 环境经济. 2011(04)
[8]中国开征碳税的障碍及其应对[J]. 苏明,傅志华,许文,李欣,王志刚,梁强. 环境经济. 2011(04)
[9]气候变化的应对:排污权交易抑或碳税[J]. 王慧,曹明德. 法学论坛. 2011(01)
[10]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税立法框架研究[J]. 李传轩. 法学杂志. 2010(06)
博士论文
[1]关于构建绿色环境税体系的研究[D]. 吴佳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2]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D]. 蒋书彬.东北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74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7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