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主体缺陷及其立法体制改进的政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9 17:30
摘要:本文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宪政理论及代议制理论,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为对象,以立法主体的缺陷及其克服为研究主题,通过问题的描述、问题根源的揭示与分析,阐述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特别是立法主体,提高立法质量,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观点。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才是权力真正的拥有者,因此人民有权也应当参与到国家权力运用的过程中。立法权的运用也是如此,需要公民参与到立法过程中进行监督并保障制定出的法律切实代表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最直接行使立法权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整体,也存在着结构缺陷和责任缺失,缺乏必要的责任性规定来保障人大代表是秉持着人民的意志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通过,因此需要建立代表责任制,同时提高代表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立法体制的建构影响着法律的质量,而立法主体对于法律质量更起着直接决定作用。当前立法主体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容忽视,包括权限分工不明、表决制度不完善的实体缺陷,也存在着议事过程缺乏公开性、立法过程缺乏严谨性和连贯性的程序缺陷,要想彻底改善主体缺陷,就需要剖析到政治层面。议事程序时间的重新分配、吸收公众参与到立法过程等都可以弥补立法主体在程序...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之缘起与目的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释义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人民主权论
2.2 宪政理论
2.3 代议制理论
第三章 人民代表及公众参与:立法主体缺陷的表层描述
3.1 人民代表的结构缺陷
3.2 人民代表责任缺失:立法缺陷
3.3 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低下
3.4 公众参与程度低
3.4.1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3.4.2 公众参与实践及其实证分析
3.4.3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和效应分析
第四章 立法主体的制度缺陷
4.1 实体方面的制度缺陷
4.1.1 立法权限分工不明
4.1.2 表决制度不完善
4.2 程序方面的制度缺陷
4.2.1 议事过程缺乏公开性
4.2.2 立法过程缺乏严谨性连贯性
第五章 立法主体缺陷的立法体制改进
5.1 程序方面的改进
5.1.1 法律草案的提请时间
5.1.2 增加法律草案的审议时间
5.1.3 议事程序公开
5.2 实体方面的改进
5.2.1 选举制度的改进
5.2.2 人大代表组成结构的改变
5.2.3 建立代表责任制
5.2.4 立法权限的改变
5.2.5 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分布
5.2.6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的总体性评估析论[J]. 汪全胜,陈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5)
[2]人大制度研究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 王亚平. 楚天主人. 2010(02)
[3]关于人大监督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张建一. 楚天主人. 2010(01)
[4]论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 夏滨,胡忠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09(S1)
[5]完善人大代表构成划分的若干思考[J]. 洪开开,王钢. 人大研究. 2009(10)
[6]人大制度与有序民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种思考[J]. 刘建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9)
[7]人大议事公开及其制度保障[J]. 王钢. 人大研究. 2009(07)
[8]以宪政原则建设人大[J]. 熊立胜. 管理观察. 2009(11)
[9]构建人大的制度性监督体制[J]. 俞荣根.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2)
[10]浅议代议制度的普适性与民族性问题[J]. 吴庆华. 法制与社会. 2009(04)
博士论文
[1]论刑法条文设置的科学性[D]. 徐文斌.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D]. 李杰.中共中央党校 2008
硕士论文
[1]关于我国立法权限划分问题研究[D]. 肖小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1738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之缘起与目的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释义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人民主权论
2.2 宪政理论
2.3 代议制理论
第三章 人民代表及公众参与:立法主体缺陷的表层描述
3.1 人民代表的结构缺陷
3.2 人民代表责任缺失:立法缺陷
3.3 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低下
3.4 公众参与程度低
3.4.1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3.4.2 公众参与实践及其实证分析
3.4.3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和效应分析
第四章 立法主体的制度缺陷
4.1 实体方面的制度缺陷
4.1.1 立法权限分工不明
4.1.2 表决制度不完善
4.2 程序方面的制度缺陷
4.2.1 议事过程缺乏公开性
4.2.2 立法过程缺乏严谨性连贯性
第五章 立法主体缺陷的立法体制改进
5.1 程序方面的改进
5.1.1 法律草案的提请时间
5.1.2 增加法律草案的审议时间
5.1.3 议事程序公开
5.2 实体方面的改进
5.2.1 选举制度的改进
5.2.2 人大代表组成结构的改变
5.2.3 建立代表责任制
5.2.4 立法权限的改变
5.2.5 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分布
5.2.6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的总体性评估析论[J]. 汪全胜,陈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5)
[2]人大制度研究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 王亚平. 楚天主人. 2010(02)
[3]关于人大监督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张建一. 楚天主人. 2010(01)
[4]论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 夏滨,胡忠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09(S1)
[5]完善人大代表构成划分的若干思考[J]. 洪开开,王钢. 人大研究. 2009(10)
[6]人大制度与有序民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种思考[J]. 刘建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9)
[7]人大议事公开及其制度保障[J]. 王钢. 人大研究. 2009(07)
[8]以宪政原则建设人大[J]. 熊立胜. 管理观察. 2009(11)
[9]构建人大的制度性监督体制[J]. 俞荣根.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2)
[10]浅议代议制度的普适性与民族性问题[J]. 吴庆华. 法制与社会. 2009(04)
博士论文
[1]论刑法条文设置的科学性[D]. 徐文斌.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民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模式研究[D]. 李杰.中共中央党校 2008
硕士论文
[1]关于我国立法权限划分问题研究[D]. 肖小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17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1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