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1 22:47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关注于环境保护的议题。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不可逆的,所以相对于环境问题的事后管理,事前防御则显得更为重要。随着《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全球性环境法律文件的相继出台,环境法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美国首先被创立,之后迅速传遍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法律制度。几十年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早已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趋势,而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度很低,效果很差,这与我国各项环境法中关于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研究分析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介绍了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发展情况,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依据。同时,重点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和构想。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公共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
2.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
2.1.1 公众参与
2.1.2 环境影响评价
2.1.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2.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民主政治论
2.2.2 环境正义论
2.2.3 环境权理论
2.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2.3.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
2.3.2 有助于加强环境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2.3.3 有助于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3 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
3.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1.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解读
3.1.2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
3.2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2.1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解读
3.2.2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程序
3.3 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3.1 审查环境影响说明书阶段(备选方案阶段)的公众参与
3.3.2 范畴界定阶段的公众参与
3.3.3 初稿审查(过滤)阶段及正式稿制定(确定)阶段的公众参与
4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4.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4.2.1 建设项目统一管理
4.2.2 分类评价
4.2.3 突出工程实用性
4.2.4 实践中实行"一票否决制"的持证评价
4.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简评
4.3.1 《环境影响评价法》
4.3.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4.3.3 环境法律法规的"合成谬误"
4.4 实例分析
4.4.1 厦门PX事件
4.4.2 国电内蒙古长滩电厂一期2×60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5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问题的具体表现
4.5.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狭窄
4.5.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范围不广
4.5.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缺失
4.5.4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缺乏司法救济的保障
5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建议
5.1 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启示
5.1.1 法治建设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保障
5.1.2 合理利用和吸收
5.2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原则与理念
5.2.1 环境公平的原则与理念
5.2.2 程序正义的原则与理念
5.2.3 公众权利的原则与理念
5.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的设计
5.3.1 备选方案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3.2 初稿审批、审查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3.3 范畴界定阶段公众参与设计
5.3.4 确定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4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救济
5.5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司法保障机制
5.5.1 环境公益诉讼
5.5.2 环境公益诉讼在国内外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5.5.3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945427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公共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
2.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
2.1.1 公众参与
2.1.2 环境影响评价
2.1.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2.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民主政治论
2.2.2 环境正义论
2.2.3 环境权理论
2.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2.3.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
2.3.2 有助于加强环境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2.3.3 有助于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3 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
3.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1.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解读
3.1.2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
3.2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2.1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解读
3.2.2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程序
3.3 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3.1 审查环境影响说明书阶段(备选方案阶段)的公众参与
3.3.2 范畴界定阶段的公众参与
3.3.3 初稿审查(过滤)阶段及正式稿制定(确定)阶段的公众参与
4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4.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4.2.1 建设项目统一管理
4.2.2 分类评价
4.2.3 突出工程实用性
4.2.4 实践中实行"一票否决制"的持证评价
4.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简评
4.3.1 《环境影响评价法》
4.3.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4.3.3 环境法律法规的"合成谬误"
4.4 实例分析
4.4.1 厦门PX事件
4.4.2 国电内蒙古长滩电厂一期2×60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5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问题的具体表现
4.5.1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狭窄
4.5.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范围不广
4.5.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缺失
4.5.4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缺乏司法救济的保障
5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建议
5.1 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启示
5.1.1 法治建设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保障
5.1.2 合理利用和吸收
5.2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原则与理念
5.2.1 环境公平的原则与理念
5.2.2 程序正义的原则与理念
5.2.3 公众权利的原则与理念
5.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的设计
5.3.1 备选方案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3.2 初稿审批、审查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3.3 范畴界定阶段公众参与设计
5.3.4 确定阶段的公众参与设计
5.4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救济
5.5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司法保障机制
5.5.1 环境公益诉讼
5.5.2 环境公益诉讼在国内外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5.5.3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945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94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