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立法的问题、经验与构建
发布时间:2025-01-01 05:34
随着生命质量概念的提出和全人健康照护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缓和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加受到重视。近年来,缓和医疗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然而,在操作层面上,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无法清晰界定,使得缓和医疗的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具体而言,缓和医疗法律制度目前主要存在概念内涵不准确、适用范围不明确、医疗决定程序不清楚以及权责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在借鉴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台湾和德国等国家、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缓和医疗法律制度可从适用前提、医疗决定权、医生义务等方面予以完善、构建,以此促进缓和医疗在我国的发展。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缓和医疗的法理基础
1.1 概念
1.2 法理基础
2 缓和医疗面临的法律障碍
2.1 缓和医疗概念认识不清
2.2 缺乏对适用范围的明确界定
2.3 缓和医疗决定程序不明
2.4 权责划分模糊不清
3 缓和医疗法律构建
3.1 立法形式
3.2 概念界定
3.3 适用范围
3.3.1 以“末期患者”为适用对象
3.4 适用条件
3.4.1 患者知情同意
3.4.2 医疗方案符合专业标准
3.5 程序
3.6 小结
4 结语
本文编号:40221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缓和医疗的法理基础
1.1 概念
1.2 法理基础
2 缓和医疗面临的法律障碍
2.1 缓和医疗概念认识不清
2.2 缺乏对适用范围的明确界定
2.3 缓和医疗决定程序不明
2.4 权责划分模糊不清
3 缓和医疗法律构建
3.1 立法形式
3.2 概念界定
3.3 适用范围
3.3.1 以“末期患者”为适用对象
3.4 适用条件
3.4.1 患者知情同意
3.4.2 医疗方案符合专业标准
3.5 程序
3.6 小结
4 结语
本文编号:4022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402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