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抵债法律性质探究——以“朱俊芳案”为例
本文关键词:以房抵债法律性质探究——以“朱俊芳案”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以房抵债 (后)让与担保 附解除条件 代物清偿 流押条款
【摘要】:法院不应将"以房抵债"协议一概认定为无效,应当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作出慎重判决。"朱俊芳案"中"以房抵债"协议的法律性质,不是担保法律关系,而是附生效条件的代物清偿协议,并且不违反流押禁令。最高院关于本案的判决正确,但性质界定不准确。通过对本案中"以房抵债"协议法律性质的界定,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以房抵债 (后)让与担保 附解除条件 代物清偿 流押条款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4年第12期刊登了一则《朱俊芳与山西嘉和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案例。基本案情:2007年1月25日,朱俊芳与嘉和泰公司签订十四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朱俊芳向嘉和泰公司购买百桐园小区十号楼14套商铺,同日嘉和泰公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宗日;;代物清偿纠纷成因及其对策的实务分析——以法经济学为视角[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2 种法杰;;代物清偿合同法律性质分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9期
3 龚林莉;马月;;论代物清偿合同之性质及效力[J];思想战线;2011年S2期
4 胡家龙;“代物清偿”的成因及对策[J];法律适用;1994年11期
5 崔军;;代物清偿的基本规则及实务应用[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6 其木提;;代物清偿协议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210号民事判决评释[J];交大法学;2013年03期
7 崔建远;;代物清偿与保证的联立分析[J];东方法学;2011年05期
8 胡家龙;经济审判中的“代物清偿”[J];法学;1994年12期
9 高治;;代物清偿预约研究——兼论流担保制度的立法选择[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10 卢文兵;;第三人代物清偿的司法认定和责任承担[J];人民司法;2013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成良;代物清偿借款约定的法律效力[N];江苏法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玉祥;代物清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于靖文;代物清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毅;代物清偿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张海勇;论代物清偿[D];苏州大学;2010年
5 唐庆荣;清偿契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7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0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