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混淆可能性与相似性的关系——以“新百伦”商标侵权案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20 21:24

  本文关键词:论混淆可能性与相似性的关系——以“新百伦”商标侵权案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商标混淆 混淆可能性 相似性 商标侵权


【摘要】:"百伦"与"新百伦"是近似商标,且产品类似,两商标具有相似性,但不能因此认定使用"新百伦"的行为侵犯了"百伦"商标权人的权利。事实上,只有商标有混淆可能性时,才能认定在后使用行为构成侵权。因此,只有"百伦"与"新百伦"有混淆可能性时,使用后者的行为才构成侵权。判断混淆可能性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当使用"新百伦"的行为未发生侵权时,使用人就享有了在先使用权,可以在原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商标混淆 混淆可能性 相似性 商标侵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高铁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FX044)
【分类号】:D923.43
【正文快照】: 媦彭学龙.论“混淆可能性”——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J].法律科学,2008(1)。媧李祥章.对商标近似判断标准的认识[J].中华商标,2007(6)。媨刘庆辉.我国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的判定:标准、问题及出路[J].知识产权,2013(4)。媩袁博.浅析“新百伦”商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顺英;;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及其运作弊端[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069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69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