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 发行权 数字作品消费者
【摘要】:首次销售原则作为版权限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平衡版权专有权与公共利益、厘清发行权与所有权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作品的发行、使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品的数字发行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加之许可对于销售的侵蚀、复制与销售的伴生等现实问题,数字作品与首次销售原则的隔阂由此产生。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环境中被架空而难以发挥其功效。但是,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事关数字作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及二手数字作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应当予以明确。Usedsoft案作为网络环境中首个承认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适用的典型案例,其为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提供了司法可能。然而,Usedsoft案中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方式仍存在不少争议。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基础。国内学者提出的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模式大多对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进行了不合理的限制。事实上,当前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无须进行复杂的制度构建,而仅需在《著作权法》中明确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可适用性,通过传统首次销售原则适用条件的限制,即可避免数字作品转售行为损害版权人的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岷;关于建立数字作品使用及保护体系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吴宏毅;;数字作品的“小硬币标准”[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3 杨志军;;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费兰芳;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若干法律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3期
5 周训杰;;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创作共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06期
6 于丹;;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论技术措施保护的重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7 欧宁;真溱;;浅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有关图书馆数字作品合理使用规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8 颜祥林,张雅希;试论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情报学报;2000年02期
9 陈小磊;郑建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技术的利弊评述[J];图书馆学刊;2006年01期
10 徐恺英;班孝林;尹成义;;基于数字水印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J];情报科学;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健宗;蒋文超;;基于DRM的数字作品分发技术研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综合工具书数字出版平台技术总监、中国版协电子与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勤;数字作品要有“精气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段郴群;数字产品建版权“身份证”遏制侵权[N];广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邹韧;华旗资讯:让人人成为“爱国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记者 张玮;深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全国第二[N];南方日报;2010年
5 记者 裴宏;华旗独创水印数码相机填补市场空白[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嘉敏;网络环境下版权权利用尽原则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东;面向数字作品交易的数据保全机制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帆;数字环境中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黄云健;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5 胡镔洋;论网络环境中数字作品的首次销售原则[D];西南大学;2013年
6 张沙琦;数字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臧毅;数字作品再转让问题浅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丽莹;数字作品交易系统中可信计数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金新娟;基于公平交易协议的数字作品电子交易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郑征;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48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4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