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制定《民法总则》的三重前置性要件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制定《民法总则》的三重前置性要件
【摘要】:按照学界对民法典编纂步骤的设计,首先应当制定《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应遵循以下逻辑和路径展开:在理论层面,应彻底否弃民、商立法体例之争,这是制定一部包容民商事关系《民法总则》的前提基础;在内容设计上,《民法总则》应当注重立法的"体系化"和"科学化",藉此以保证立法的质量;在方法选择上,应当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制定《民法总则》,从时间成本及《民法通则》的内容因素考量,可以窥见,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制定《民法总则》是一条较优的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一、讨论背景及问题自清末维新变法以降,我国民法典建设至今已逾百年。建国以来,分别于1954、1962、1979、2002年四次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均因历史条件所限,始终未能完成[1]。有学者甚至提出民法典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悲观论调[2]。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格;民法精神及其民主意义[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王素芬;;通向权利之路:汉语“民律”至“民法”的转化[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李晓粉;;民法精神与小康社会[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焦慧君;;浅议民法精神及其培育途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2期
5 赵玉;江游;;民法中“民”的诠释[J];当代法学;2012年06期
6 陈永峰;;论民法精神对公安立法工作的影响[J];政法学刊;2012年06期
7 章礼强;论民法文化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8 程宗璋;关于民法与现代化的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程宗璋;关于民法与现代化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洪学军;民法的本体论思考——民法的存在与存在的民法[J];政法论丛;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宁清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法精神[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2 徐忠明;;从西方民法视角看中国固有“民法”问题——对一种主流观点的评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功国;民法改变生活[N];甘肃日报;2009年
2 温世扬;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3 吉林大学法学院 郑维炜;浅议民法文化与民法典[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冉风;努力为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孙宪忠;一本书的民法哲学[N];光明日报;2013年
6 阿计 王莹;半世纪坎坷立法路[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7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莫志宏;民法的形式与精神[N];法制日报;2003年
8 杨舒;从民法走向“民”法[N];法制日报;2010年
9 记者 梅华峰、通讯员 陈松;民法要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N];湖北日报;2007年
10 金海统;是继续童话还是重回罗马[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育正;适用中的民法解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永华;民法的自然法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魏琼;民法的起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宪政维度中民法的生成与发展[D];湖南大学;2005年
2 贾青钢;论科学发展观与民法的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葛青华;论民法在法律中的基础地位[D];苏州大学;2008年
4 陈杰;论民法精神的移植[D];西南大学;2010年
5 秦杰;民法人性视角的思考[D];兰州大学;2013年
6 项晓基;中国古代民法的再思考[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萍;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袁蓥;论民法的人文气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尹继良;民法本位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滕剑;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与民法文化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49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4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