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服务商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
本文关键词:SaaS服务商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软件即服务 著作权 间接侵权 红旗标准 避风港规则
【摘要】:SaaS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服务模式,在该服务模式下的作品传播和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业界判定SaaS服务商的间接侵权责任方式并未因SaaS的独特性而有所区分。SaaS具有软件的“作品”和“工具”双重属性,不同的属性导致其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评价不同:作为软件作品的SaaS属于ICP,适用直接侵权责任;而作为软件工具的SaaS属于ISP,适用间接侵权责任。确定SaaS服务商的法律责任,应从SaaS服务模式的特征切入:其一,功能性服务,即SaaS服务商基于软件的“工具”属性提供的是一种功能性服务,其具有“帮助”的性质,且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会起到引导用户使用或帮助用户实施侵权行为的效果,这是SaaS服务模式与其他云服务模式的最大区别;其二,非复制使用,即SaaS服务商可以基于非复制使用而监控用户的行为,由于其绝对监控能力强于传统软件,属于一种无法摆脱工具制造商而进行使用的特殊“工具”,这是SaaS服务商与其他网络服务商的区别;其三,多租户使用,即SaaS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可供多租户同时使用,多个用户可同时调用同一软件,在互联网“病毒式”传播之下的直接侵权者数量巨大,而这些直接侵权者基本上都是其潜在客户,因此不适合通过追究直接侵权者的责任进行维权,这是需要引入间接侵权的最重要原因。在当前的红旗标准和避风港规则之下,如果仍然采用与其他网络服务商同样的侵权认定标准判定SaaS服务模式是否侵权,会导致技术中立原则的保护范围过度扩张,判定结果与利益平衡的要求也会有较大出入,这是适用同一判定标准的现实困境。基于SaaS服务模式的特征和SaaS服务商间接侵权归责原则适用困境,判定SaaS服务模式的著作权间接侵权,不能直接适用网络服务商的间接侵权判定标准,而应回归到对SaaS服务商的主观状态判断:首先,应该确定SaaS服务模式中软件的功能性服务是否具有引诱效果,如果其功能本身就具有引诱侵权的效果,则不能适用红旗标准和避风港规则,因为只有在主观状态难以界定的前提下才需要引入这两种规则;其次,适用红旗标准应从作品的知名度、侵权行为的频率、是否有查看侵权行为的记录、传播工具的功能设计等方面考察SaaS服务商的主观因素,适用避风港规则要从收到通知后是否进行侵权行为审查或者审查发现侵权行为后是否采取措施等方面考察SaaS服务商的主观因素;此外,应该优先适用红旗标准,然后才考虑是否能够适用避风港规则免责。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武;胡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初论[J];知识产权;2006年01期
2 张成龙;专利间接侵权国际立法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王迁;;论场所提供者构成商标“间接侵权”的规则——兼评“朝外门购物商场案”和“秀水街案”[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12期
4 陶兴亚;;略论专利间接侵权及主观要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昌玉;;激励与平衡机制: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理论依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葛印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之探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5期
7 李昌玉;;对我国专利间接侵权法律制度的反思[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祁琳;;论专利的间接侵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9 毛克盾;;浅论中国间接侵权制度的设置[J];法制与社会;2011年17期
10 贺桂欣;论司法实践中专利间接侵权的界定与处理[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丹明;;关于间接侵权[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2 胡义康;;务实完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以中国司法实践为线索[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3 胡义康;;务实完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以中国司法实践为线索[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4 于立彪;;关于我国是否有专利间接侵权理论适用空间的探讨[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5 王迁;;论版权“间接侵权”及其规则的法定化[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胡义康;;务实完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以中国司法实践为线索[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7 喻嵘;;也谈专利间接侵权[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8 张英;;浅论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构建[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9 刘筠筠;张其鉴;徐博;;侵权责任法视角下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的规则审视与立法设计[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10 杨金琪;;我国有关间接侵权的案例[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杨维汉;网站明知侵权不管属间接侵权[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刘平;应建立专利间接侵权制约制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3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范丽丽;美国版权法上的间接侵权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胡震远;擅自生产、销售他人专利产品的主要组件构成间接侵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灿光;3D打印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蝉娟;论著作权间接侵权的法律规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蔡斯琪;从3D打印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乔鑫;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政法学院;2016年
5 何蒋玲;论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构建[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李丹;SaaS服务商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7 胡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程e鸕,
本文编号:1174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7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