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11:22

  本文关键词: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埋藏物 所有权归属 国家所有权 有限取得所有权


【摘要】:将埋藏物的发现作为一种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法渊源于罗马法时代晚期,埋藏物发现之法律效果的核心在于确认埋藏物所有权的归属。关于埋藏物被发现之后的所有权归属主要存在三种立法例:发现人有限取得主义、报酬主义和公有主义。前两种立法例均承认人的自利性,把市民社会中的人(包括埋藏物的发现人)看作是合理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平衡发现人与包藏物所有权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制度,以求最终实现对发现埋藏物的正向激励和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使用效率。公有主义则立足于大公无私的道德准则对人们制定了更为严格且要求更高的法律规则。一方面,发现人耗费精力与财力发现了埋藏物之后,被要求尽心尽力地保管,最终该埋藏物的所有权实际无偿归属于国家;另一方面,所有人一旦出现,即刻无条件地取得该埋藏物的所有权,发现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未被赋予任何可诉的请求权。权利义务的不对等致使公有主义不仅在法理上经不起公平正义理论的拷问,在实际生活中也并未得到良好的执行。我国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的立法就属于典型的公有主义,这一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埋藏物的所有权归属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埋藏物归属立法的改革提供借鉴。全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引言提出问题,正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正文作为文章的主体,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埋藏物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这一部分当中,笔者首先对埋藏物发现制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埋藏物,发现人,发现行为,进行了仔细分析,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各国立法与不同学者对上述三个关键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综合比较之下,笔者认为,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土地或者他物之中,无法判明其所有权人的动产。实际发现埋藏物的单位或者个人为发现人。若埋藏物是经他人明确指示而发现的,指示人为发现人。接下来笔者介绍了现有主要国家或者地区立法对埋藏物所有权问题采纳的三种不同立法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道德层面和经济层面的价值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相较于公有主义,发现人有限取得所有权主义和报酬主义更符合人们的道德实际,更能实现对埋藏物发现行为的正向激励以及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使用效率。第二部分,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的三类立法选择。这一部分笔者将罗马法、法国法、德国法、日本法、瑞士法、我国大陆立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中有关埋藏物归属的立法分成了三大类,并进行了简单介绍与适当分析,说明了它们的异同点,发现了其它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或者地区有关埋藏物归属立法的大致趋势。第三部分,我国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立法的历史与现状评析。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写作重点。笔者首先对我国古代法、民国法以及现行法中有关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的规定进行了简单梳理,由此发现了其实在古代法与民国法中发现人都能取得或者部分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这就意味着在我国以前的立法中是存在发现人取得主义的立法例的。之后笔者对我国现行立法中的埋藏物归属制度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批判:其一,立法逻辑混乱,完全忽视埋藏物所处的环境因素;其二,国家取得所有权既在理论上存在悖谬,也在实践中遭遇困境;其三,立法者对不同价值的埋藏物在法规制定上厚此薄彼。第四部分,完善我国现行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立法的建议。在批判我国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笔者在这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首先论证了在我国埋藏物归属立法上建立发现人有限取得所有权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笔者提出要对发现人有限取得所有权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正,主要是确立土地使用权人的相关权利,最后笔者为我国的埋藏物归属做出了详细的立法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东;;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的完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2期

2 唐世月;也谈刑法第270条“他人的埋藏物”的含义及范围──与《侵占埋藏物犯罪的若干问题探析》一文的商榷[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屈茂辉;论完善我国发现埋藏物制度的几个问题[J];云南法学;2000年01期

4 齐欣;试论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的完善[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孙善伟;;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26期

6 杨永桥;;在经济效益下浅谈埋藏物的归属[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5期

7 王建平;;埋藏物乌木发现者权益的立法逻辑比较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常鹏翱;埋藏物发现的若干法律问题[J];云南法学;1998年02期

9 李晓伟;;论发现埋藏物制度——兼论其在震后的适用[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0年00期

10 法之;;埋藏物的权利归属[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坤;埋藏物究竟归谁所有[N];广西政法报;2003年

2 肖丕国;确立埋藏物发现人有限取得所有权刍议[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黄葳;侵占罪中的埋藏物如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黄艳红;挖出的财物归己所有吗[N];法制导报;2000年

5 潘杏杏 曹雪松;此案应如何定罪[N];检察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吉斌;应明确发现者拾得者奖励比例[N];法制日报;2012年

7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 蔺存宝;辨析乌木归属之争[N];上海法治报;2013年

8 张伟杰;争抢与漠视,,执法如此随意?[N];工人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润芝;沉睡五十年 你说该归谁[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蔺存宝;乌木之争的情与法[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奚向鹏;论我国发现埋藏物制度及改革[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杨靖;埋藏物发现人权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吴亮;埋藏物发现制度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孙善伟;论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陈伟玲;埋藏物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沈芯吉;埋藏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婧;浅议埋藏物发现者权益的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杜艾婧;埋藏物权属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9 张雯雯;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5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95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