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期待权的民法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期待权的民法保护
【摘要】:期待权起源于德国,自其问世起世界各法学家们从未停止对期待权研究的热情。我国学者在吸收德国学者精髓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期待权的一般理论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把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民事权利研究日趋细密,此时对于期待权的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日益突出,重视对期待权的研究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笔者希望对期待权民法保护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民法学界对民事权利体系的研究,激发出学者们对期待权研究的热情,呼吁学界对期待权的研究给予重视,以期为期待权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本文试图通过对期待权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期待权的概念、性质、类型和范畴、期待权保护的价值与方式、期待权国内外的保护现状等研究问题入手,分析出我国应如何完善对期待权的保护。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介绍,让读者对我所研究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正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期待权的一般理论研究,首先阐述了期待权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其次以期待权的概念、性质及类型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各个学者对期待权的不同理解。与此同时,笔者对期待权概念、性质和类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期待权是明确区别于纯粹的期待的满足已经取得部分权利要件的最终将发展成为既得权的现实的且受到法律保护的一项独立的权利,它是一项与既得权相对的还未发展完整的新型综合财产权利。期待权分为物权期待权和债权期待权,这两种类型可以再分为具体的类型。第二部分,首先,论述期待权民法保护的价值。笔者认为,我国期待权民法保护具有平等价值、公平价值、诚实信用价值和禁止权利滥用的价值,因此,完善对期待权的民法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论述期待权民法保护的方式,笔者通过阐述民事权利当中民法的保护方式,引申出期待权民法保护的方式,则主要有物权的保护方式和债权的保护方式,同时笔者对这两种方式的缺陷分别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笔者首先阐述我国关于期待权民法保护的现状,可知我国期待权民法保护的现状为: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缺乏有效的保护方式。其次介绍国内外关于期待权民法保护的现状,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期待权的民法保护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期待权民法保护进行评述,得出国内外关于期待权民法保护现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从而得出对我国期待权保护的启示。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期待权民法保护的方式的路径,笔者认为首要问题就是完善我国期待权物权的保护方式和债权的保护方式。首先,完善物权的保护方式主要需要完善物权请求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措施:明确物权请求权的定位问题;明确物权请求权的适用范围;详细规定物权请求权行使的费用问题。其次,建立期待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建立期待权的预告登记制度。完善债权的保护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措施:完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制度保障;简化代位权和撤销权启动的条件;明确对期待权的损害赔偿问题。最后,通过深入分析,以求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完成研究任务。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之展望,以期对期待权的研究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论期待权[J];湖湘论坛;2006年05期
2 阮丽娟;阮萍萍;;论期待权[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5期
3 张雅萍;;期待权概念及其学说之考察[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4 申卫星;;期待权研究导论[J];清华法学;2002年00期
5 吴培玉;;期待权社会价值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张雅萍;;期待权性质之法理学分析[J];学术交流;2009年08期
7 王红梅;;试论保留买主期待权的效力及其保护问题[J];传承;2010年33期
8 张雅萍;;期待权效力之法理学探究[J];学术交流;2011年04期
9 张雅萍;;期待权之本质特征刍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何凤伟;;论期待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饶晓曜;;简析继承权是否能成为期待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张雅萍;期房公示状态下的期待权刍议[N];光明日报;2007年
2 崔民;患者期待权损害赔偿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曹大德邋张北京;对被执行人分期付款商品房的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张玉胜;“一把手”分权筑牢反腐制度笼子[N];青岛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雅萍;期待权导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睿;论期待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贺芬;期待权若干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4 李潇莹;论我国期待权的民法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骅;我国期待权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曾军;商品住房期待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楠;期待权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郝燕;期待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徐敏霞;期待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范晓万;期待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27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22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