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权立法
本文关键词:论信用权立法
【摘要】:信用是指对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和履行债务的意愿程度所获得的源自第三方的评价,而信用权就是民事主体基于其经济能力和履债意愿而获得客观评价并据此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格权。信用权是一种特定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格权的衍生和扩展的结果。由于我国的法律未有规定信用权,但在现实生活中,侵犯信用权的案件层出不群,在司法实践中只能通过对名誉和商誉保护的间接对信用利益进行保护的模式,当前已经不足以全面保护信用利益,我国政府和党中央领导人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诚信良好的社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纲领性部署。目前对信用权的研究也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法学研究领域:如何理解和确立信用权并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对信用权进行保护是切实使我国民商法律制度完整的必要条件,而且在现代社会网络交易繁荣发展的状况下,也是对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信用和信用权的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对信用权与其他权利进行了区分,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对信用权保护的现状及不足,随后分析和比较国外信用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较主流的两种信用权保护模式后,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信用权立法的几点立法建议。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信用权进行了概述。通过对信用的介绍,引出对信用权的介绍,并对信用权与他权利进行了区分。第二部分对我国当前信用权保护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对我国信用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境外国家对信用权的立法及保护模式。通过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对信用权的不同保护的介绍,并对亚洲国家对信用权认识的介绍,引入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信用权保护模式。第四部分对我国信用权立法提出了建议。根据之前所提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项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超望;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立法保护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林雅宏;;数据库保护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4期
3 周方;;传统知识权的法律界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熊晖;;严格与宽松:我国解雇保护模式之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5 王进富;魏珍;刘西民;;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及实践路径探索——以西安“曲江模式”为例[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6 李松;;贵州村寨文化保护模式的新探索——文化景观概念的实践意义[J];当代贵州;2013年22期
7 吴婧倩;;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8 肖志刚;;印刷线路板布图设计的保护模式[J];科技与法律;2007年01期
9 蒋瑞雪;;地勘成果的法律属性及保护模式[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10 张梦夏;;论个人信息二元利益的保护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翔;;论劳动法对劳动者分层保护模式的确立及其应用——以强势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王凌云;;论保护[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郭大军;杨毅栋;李荔;;教育遗产保护模式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岳洁;;以保护目标为角度的传统知识的保护模式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5 印莹;张斌;赵宇海;张明卫;张晓红;;多显型疾病中致病模式和保护模式的挖掘[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6 韩福文;何军;张丽;;沈阳老工业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探讨[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7 韩扬;;中国建筑彩画保护实践的历程和保护模式的反思[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屹;贵州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N];西部时报;2007年
2 记者 曾琢 通讯员 唐小涛 程慧朋;我市推广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模式[N];长江日报;2013年
3 主持 新星星艺术节创办人 曾琼;创新的“非遗”保护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吴思震;探索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N];贵州日报;2008年
5 西安市规划委总规划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骥;创新保护模式 兑现城市价值[N];经济日报;2011年
6 蔡小玲;让文化遗产“活”起来[N];人民公安报;2014年
7 记者 谢安良 通讯员 邝菁琛;宁波全面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N];宁波日报;2011年
8 记者 周国勇;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为可花落绍兴[N];绍兴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可 实习生 陈勉君 林妍;非遗保护如何避免“人走艺亡”?[N];汕头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娜;具有启发意义的非遗保护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芳;人格标识商品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孙雪霏;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符晶;论计算机字库中单字的著作权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4 季美岑;论人格标识商品化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5年
5 刘高营;论表演者权的法律保护模式之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燕明;电子游戏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陈玮婧;论真实人物形象权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谢佳佳;非独创性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黄学平;我国商品包装装潢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孙鹏华;论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33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23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