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地役权在我国街区制改革中的运用及其实现路径探究
本文关键词:公共地役权在我国街区制改革中的运用及其实现路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街区制 公共地役权 征收 地役权 相邻关系 物权法
【摘要】:街区制改革旨在优化街区网路结构,在我国政府的相关文件中,其直接指向封闭小区内部道路的公共化。街区制改革的实现直接导致了小区业主的物权变动,我国《物权法》对此缺乏有效的物权制度供给。公共地役权作为一种与征收并存的公共利益实现方式,其设立不以取得不动产所有权为前提,因其低成本、高效率而在域外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在公共地役权的设立模式下,政府机关通过与不动产权利人订立公共地役权合同,对公共地役权的设立范围、设立目的、利用方式、费用补偿、终止情形等内容进行规定,克服了征收制度下公共利益实现的刚性冲突,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公共地役权对我国街区制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其在街区制改革中的实现路径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构建加以设置。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2016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公共地役权制度在城市街区制建设中的优越地位及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CYB1607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街区制的城市规划思路——“新建住宅要推行街区制,原则上不再修建封闭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意见》出台以后,街区制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海虹;;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地役权制度[J];中外建筑;2006年02期
2 李在科;;我国地役权制度立法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曹树青;;生态地役权探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4 曹树青;;环境地役权探究[J];科技与法律;2006年04期
5 肖丽群;张东祥;朱锦;;地役权价值评估的探讨[J];理论导报;2009年06期
6 陈思;;对我国地役权立法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7 赵菲;;浅析美国财产法之地役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黄佳;;我国地役权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9 耿卓;;乡村地役权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10 邓乐;李文婷;;关于公共地役权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耿卓;;乡村地役权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命运[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娟;李世平;;浅议地役权权属调查与登记[A];2013年度江苏省测绘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崔姗姗;期海明;;从设立环境保护地役权的角度浅谈对森林资源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伯文;;“枯木逢春”:地役权保障机制的反思、展望与创立——以民事、行政同步推进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一博;;自然资源安全风险防范的地役权制度回应——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的构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李晓斌;;创设地役权制度的现实意义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吴玺;沈志刚;;相邻权与地役权[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地役权流转与消灭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袭燕燕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用地役权制度解决矿业用地[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陈丽平;首次在法律中规定地役权制度设立地役权应当采取书面形式[N];法制日报;2007年
4 陈建祥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如何评估地役权价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地役权的设立与运行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安徽省阜阳市国土资源局颍州分局地籍科 唐利红;地役权登记三部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7 ;怎样办理地役权登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陈媛媛;应以地役权维护眺望权[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杜海岚;视线被挡从此可主张“眺望权”[N];法制日报;2005年
10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郑美珍;石油管线地下通过权与设定地役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遐桢;物权法定下地役权的困惑[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唐孝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顺荣;地役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刘冰;地役权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丽娜;论地役权之取得[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月芝;论我国地役权的设定与消灭[D];贵州大学;2009年
5 汪雪峰;公共地役权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俊斌;我国地役权制度之构建[D];山西大学;2006年
7 刘新红;我国地役权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伍静;地役权立法价值及其制度构造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长江;地役权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潘丽娟;我国地役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305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30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