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侵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00:56

  本文关键词: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信息网络传播权 云视频 侵权 出处:《清华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云计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新技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些许争议,而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仍属于比较传统的法律体系,为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而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司法解释中也无法适应不断兴起的新技术。本文期在传统版权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的历史沿革以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运用历史研究、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法浅谈云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带来的影响,从而试图探索如何兼顾版权人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共享双赢的状态。云计算技术的特征决定了在涉及云计算侵权的判断时不能采取传统的判断路径,必须在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结合侵权人具体的传播方式与技术手段探其实质。笔者将根据国际公约的立法历史以及我国《著作权法》2001年新增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来的司法发展并结合司法解释总结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构成要件,并进一步细化,从而讨论这种新特征给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判断造成的影响,如云计算的运营模式下不同云计算服务商的侵权责任。并通过案例比较论证云计算服务确实导致了司法判决结果的不一致。本文最后笔者主要讨论了当前云计算技术使用比较活跃的信息网络行为,如云视频。该部分主要以武汉中级人民法院2011年受理的当时轰动一时的首起涉云视频的著作权纠纷案为切入点,讨论云视频领域涉及侵权时应根据它们的技术特征、传播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综合分析其侵权属性。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dispu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bit of controversy, and the current "copyright Law" is still a more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Protection regulations"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can not adapt to the rising new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legislation and the current effec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us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normative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of cloud technology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determine that the traditional judgment path can not be taken when it comes to the judgment of cloud computing infringement, and must be based on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legislativ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the judici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igh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2001,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its essence by combining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ns of the infringer.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summarizes the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further refinement, so as to discus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infringement judgment caused by the impact. For example, under the operation mode of cloud computing, the tort liability of different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s is proved by case comparison. Finally,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cloud computing. The technology uses more active information network behavior. This part is mainly based on Wuhan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in 2011 to accept the first hit at that time cloud video copyright disput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When discussing the infringement in cloud video domain, we should analyze the tort property according to thei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ransmission mode and business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满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实证力作——乔生《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评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2 赵虎;许定国;;湖北省政府系统建立信息网络[J];秘书之友;1985年02期

3 姚社成,尤春松;强化工会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陆群;信息需要管理 网络呼唤法律[J];电脑爱好者;1996年12期

5 汪全胜;试论信息网络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5期

6 杨盛彪 ,江美云;试论防范信息网络犯罪的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孙寿山;信息网络与现代市场经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8 梁永贤;加快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J];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9 杨晋第 ,迟月霞;公安信息网络冷思考[J];人民公安;2002年01期

10 袁宏伟;;信息网络的社会问题[J];理论参考;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3 杜志秀;王宇;卢昱;;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过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培国;吴昭利;樊昕;;政府支持下的科技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饶培伦;潘玉华;;视障使用者信息网络之用户介面设计[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刘伟;张胜;杨帅;;军事信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春祥;;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汪旭东;李庆;;浅议石油行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袁兴国;;信息网络的威胁及脆弱性[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季诺;;“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法律思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曲 陈建栋;信息网络:发展与管理必须并重[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信息网络产业亟须政策支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姚春鸽;力推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N];人民邮电;2012年

4 李祥辉 丁光照;用好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N];解放军报;2014年

5 闫立君;信息网络与知识网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6 张铁网;加快建设我区“第四大通道”:信息网络体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李永生;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启动[N];农民日报;2007年

8 王瑞琴;运用信息网络促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N];太行日报;2010年

9 孙默静 张瑞 苏静静;实现计生信息网络三级联网[N];温州日报;2010年

10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服务和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发良;Web信息网络社区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洪波;INTERNET中的信息网络提取分析及Rank相关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恒飞;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阳强强;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席苏星;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网络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翔宇;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侵权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王蓓;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侵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刘春亮;我国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对应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侯慧;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于宁;论信息网络传播权[D];山东大学;2014年

9 姚待林;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及保护[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黄剑锋;论信息网络传播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3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53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