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害身体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本文关键词: 身体权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出处:《学术交流》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身体权作为一项独立于健康权的具体人格权,既符合概念本身的历史流变又有其法理和立法例基础。身体权的内容包括自然人对身体完整的维护权以及对身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支配权。所谓"身体完整"是指身体有机构成的完整。司法实务中,非法搜身、性骚扰等侵权行为,虽然构成了对其他人格利益的侵害,但因未侵害身体完整,并不构成对身体权的侵害。侵害身体权的主要救济方式是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身体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一般应符合四个构成要件:须有侵害身体权的行为发生;须有严重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与侵权行为间须有因果关系;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但在特殊侵权场合,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亦可适用于侵害身体权行为的归责。精神损害赔偿金兼具补偿与抚慰双重功能。法官应依据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功能,采用主客观认定相结合的办法,斟酌个案中双方当事人的因素,以确定身体权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
[Abstract]:As a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 independent from the right to health , the right to physical damage is not on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itself but also its jurisprudence and legislative example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侵权责任法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12JJD820015)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2001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一项明确使用了“身体权”的概念,将身体权视为一种具体人格权,并规定自然人因身体权遭受非法侵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003年通过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赤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德国民法典》抚慰金条款的调整及其意义与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7年02期
2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3 肖俊;;人格权保护的罗马法传统:侵辱之诉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3年01期
4 顾长河;;身体权与健康权的区分困局与概念重构[J];商业研究;2013年05期
5 刘春梅;;论身体权的保护[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柳春光;;身体权概念的再界定[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艳红;;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类型化研究为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田韶华;;论惩罚性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构建——兼谈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4 杨德桥;;论违法性要件的独立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5 张铁薇;共同侵权行为的法理基础和类型化分析[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6 郝秀辉;姚昌金;;论航空旅客的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郑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法律问题刍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王杨;;附随义务与安全保障义务之辨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慧;;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营营;;第三人侵权学校补充责任的法经济学解读[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营营;;缘何为他人行为买单——第三人侵权学校补充责任的法经济学解读[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文翠;;论政府环境民事责任[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程波;;公法与私法互动视野下的人格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6 任学婧;;见义勇为的法律分析[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廖焕国;侵权法上注意义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董秀婕;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向武;附带民事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龙江;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叶i吰,
本文编号:1458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5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