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限制

发布时间:2018-02-09 22:09

  本文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隐私权 权利相对主义 言论自由 权利人同意 出处:《法学论坛》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对个人信息侵权的保护采用了具体人格权中隐私权的路径,它无法对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伴随的财产利益进行全面的保护。在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是采用"以人格权为中心、包含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两部分内容的一元模式",还是"以包含个人信息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为导向的人格权和财产权二元模式",需要借助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此外,基于价值的多元,任何权利的运行都要有个界限,个人信息权亦如此。在遭遇言论与表达自由、信息的自由流通、国家安全和权利人的同意四种情况时,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力度要"克减"。当然,这四种"克减"场域仅仅是基于"类型化"的分析,具体的案件还要进行具体的"利益衡量"。
[Abstract]:At present,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has adopted the path of the right of privacy in the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 to protect the infringemen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t can not protect the property interests accompanied by the commercial us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a comprehensive way. In the legisl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Is to adopt a "personal rights-centred" approach. The monistic model, which consists of two parts of property interests and personality interests, or "the dual mode of personality and property rights oriented by the spiritual interests and property interests contain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requires the aid of the analytical tools of economics. Based on the diversity of values, there must be a boundary between the operation of any right and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When confronted with four situation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nsent of the obligee, Of course, these four kinds of "derogations" are o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ypology", and the specific cas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pecific "benefit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分类号】:D923;D9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祯军;;从权利限制看不可克减的权利及其功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3 张平华;;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程啸;论侵权行为法中受害人的同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试论债的担保的运用——兼论我国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体例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高锐;浅析产品责任诉讼中的若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熊静;;论我国专利权请求权制度的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徐自力,钱进;殊途同归——析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之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孙维飞;;通说与语词之争——以有关公平责任的争论为个案[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5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8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9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杜金梅;崔丽娟;;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浅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卢慧;浅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史文婷;论共同危险行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J];法学;2000年04期

2 余能斌,范中超;所有权社会化的考察与反思[J];法学;2002年01期

3 郑成思;私权、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J];法学;2004年09期

4 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5 刘凯湘;论民法的性质与理念[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6 许玉镇;试论比例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7 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8 叶军,孔玲;试论边界建筑及其法律效力[J];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9 汪太贤;权利的代价——权利限制的根据、方式、宗旨和原则[J];学习与探索;2000年04期

10 郑琦;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家仪,高义融;股东信息权制度研究[J];政法论坛;2000年06期

2 宋伟,张雯雯;论因特网中信息权的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0年04期

3 朱江岭,赵淑君,李伟,刘海峰;互连网上的信息权保护[J];经济论坛;2001年15期

4 许凌艳;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一)[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Z1期

5 张烽;试论信息权的法律确认[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韩丽娜;;论个人信息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0期

7 蒋永福;;获取政府信息权与政府信息公开[J];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04期

8 袁岳;信息权与信息立法[J];政治与法律;1989年01期

9 杨潇;;个人信息权的内涵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9期

10 高义融;股东信息权制度的立法价值探析[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周辉;国外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权[N];中国工商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肩负起捍卫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历史重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3 杨明;把握制心理信息权[N];解放军报;2005年

4 大江;从物权法到信息权立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宋一欣;证券信息权保护有待加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雷雨 周豫 吴哲;立法保护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权[N];南方日报;2014年

7 詹纯U,

本文编号:149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9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