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踩踏事故民事责任制度的检讨

发布时间:2018-02-25 23:11

  本文关键词: 踩踏事故 安全保障义务 活动组织者责任 国家责任 保险赔偿 出处:《河北法学》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踩踏事故中,我国一般通过公法手段对事故责任予以救济。与私法救济相比较,公法救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迅速恢复与巩固,但难以让受害人得到充分的救济与补偿,无法完全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因此国家应增强踩踏事故中的"私法救济"而逐渐代替、消减"公法救济"。以风险控制理论为视角,探讨踩踏事故责任的私法属性、责任构成以及法律赔偿机制。提出我国目前宜构建包括私主体、国家和保险赔偿多元的救济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踩踏事故的预防和救济。
[Abstract]:In the stampede accident, our country generally provides relief to the accident responsibility by means of public law. Compared with private law relief, public law relief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resto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social order, bu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victims to get adequate relief and compensation. The goal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pursued by law cannot be fully realized. Therefore, the state should strengthen "private law relief" in stampede and gradually replace it, and reduce "public law relie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control theo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ivate law attribute, liability constitution and leg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the liability of stampede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construct the relief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private subject, state and insurance compensation at present, so as to better realize the prevention and relief of stampede accident.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法学系;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孙超;吴宗之;;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J];安全;2007年01期

3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立法最新讨论的50个问题[J];河北法学;2009年12期

4 张新宝,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5 夏国强;;关于共同造成他人损害的问题[J];法学研究;1982年01期

6 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中心课题组;王桂海;;创新社会管理与地方立法完善研究[J];河北法学;2015年01期

7 邵和平;;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立法演进与司法适用[J];河北法学;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李华;;医疗费用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之研究——兼评新《保险法》第46条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吕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抗辩制度[J];中华商标;2006年09期

8 郭玮;;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以我国的立法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潘善斌;关于侵权法危机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孙超;吴宗之;;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J];安全;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娟;;专利侵权诉讼中实际损失之确定标准——美国的经验[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佟瑞鹏;冯志斌;;关于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的探讨[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静;汪彤;王山;;大型社会活动事故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佟瑞鹏;吴宗之;王起全;;大型社会活动风险评价指标及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吴晓智;徐强;;大型活动的安全风险分析[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罗文翠;;论政府环境民事责任[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10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3 汪力;项目管理方法在2009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系列赛中的运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安;;社会法范畴初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王利明;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J];法学杂志;2004年04期

3 杨立新;;论医疗过失的证明及举证责任[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4 ;刘有祥诉洛阳铁路分局洛阳列车段、长沙铁路总公司郴州车务段铁路旅客运输人身伤亡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3期

5 ;王利毅、张丽霞诉上海银河宾馆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02期

6 寇丽平;群体性挤踏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杨立新;;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J];法学;2012年07期

8 冯彦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9 董保华;;社会法研究中“法律部门”与“法律理念”的关系——兼与冯彦君先生商榷[J];法学;2014年02期

10 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媪;;踩踏事故背后的民生之困[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2期

2 ;时事聚焦[J];w,

本文编号:1535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35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