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单向连带责任”
本文选题:侵权法 切入点:连带责任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单向连带责任"是一些学者生造出来的侵权责任形式。一些学者误解了美国的混合责任、日本的部分连带责任,而将其作为"单向连带责任"的域外法经验,或者曲解了我国现行法的部分规定内容为"单向连带责任",或者将一些不真正连带债务改称"单向连带责任"。"单向连带责任"以身份而不是过错轻重或原因力强弱决定多数人债务的分担,不能充分救济受害人而且对轻微过错的侵权人过于严厉。传统侵权责任理论和我国现行法完全可以解决所谓的"单向连带责任"问题。"单向连带责任"是我国学术创新缺乏逻辑规范性的直接表现,当引以为戒。
[Abstract]:One-way joint liability is a form of tort liability created by some scholars. Some scholars misunderstand the mixed liabi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part of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of Japan, and regard it as the experience of extraterritorial law of "one-way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Either misinterpret some provisions of our current law as "unidirectional joint liability", or change some unreal joint and several debts to "unidirectional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unilateral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is based on identity rather than on the gravity of the fault or the force of the cause. Weakly determine the share of most people's debts, The traditional tort liability theory and the current law of our country can completely solve the so-called "unidirectional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proble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acks the direct expression of logical norms, Be a warn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CLS2013D144)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能斌;论违反合同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特殊性[J];法学评论;1988年03期
2 杨立新;;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J];法学;2012年07期
3 杨立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释评[J];法律适用;2014年03期
4 杜国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年09期
5 王竹;;论客观关联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在中国侵权法上的确立[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佟柔;周威;;论国营企业经营权[J];法学研究;1986年03期
7 李中原;;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补充债务理论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多数人债务体系[J];私法研究;2010年01期
8 李永军;;论《侵权责任法》关于多数加害人的责任承担方式[J];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9 王竹;;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J];法学论坛;2011年05期
10 刘保玉;;监护人责任若干争议问题探讨[J];法学论坛;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一航;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试论债的担保的运用——兼论我国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体例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戴海波;刘合英;刘云飞;;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葛云松;;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评析[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7 张谷;;被告代理词[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8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9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黄文艺;;全球化、身份政治与法律[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营营;;缘何为他人行为买单——第三人侵权学校补充责任的法经济学解读[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6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8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9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周海涛;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倪伟;股东债权出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王竹;;论风险责任概念的确立[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4 高鸿钧;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一个比较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1年04期
5 焦杰;居伊-勒费佛尔;;鹿特丹规则中海上货物承运人的责任——法律迷宫?[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6 肖建国;黄忠顺;;论复数侵权责任主体间的法定诉讼担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胡正良;论《海商法》修改的必要性[J];当代法学;2003年12期
8 邓勇;法学论文中文摘要规范化探析[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9 司玉琢;UNCITRAL运输法(草案)难点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胡绪雨;李雅东;;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损害赔偿原则[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宝 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玲;[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贾 莉;[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潘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陈亚芹;论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法中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8年
4 马得懿;海上货物运输法强制性体制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冬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红;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姚佳;论海上货物运输法中的契约自由[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元浩 ,王星余;哪些人应负纳税连带责任[J];税收与企业;2003年11期
2 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谢晓琳;论民商立法中连带责任的膨胀[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4 李军;民事连带责任刍议[J];法律适用;2004年04期
5 邱文华;代理中的连带责任[J];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邱文华;合伙连带责任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郑少华;试论环境法上的社会连带责任[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8 王静波;;论连带责任的归责依据——兼谈合同法第四百零九条[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唐战立;;关于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年10期
10 李明晋;;连带责任制度成因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景良;黄砚丽;;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增鹏;林恩伟;;劳务派遣连带责任制度反思——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民 徐俊;能否放弃对连带责任人的执行[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 符向军;代言虚假广告应负“连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大可;连带责任之诠释[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法院 欧阳少林;连带责任判决与执行之间冲突的解决[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李高产;食品安全不妨借鉴“连坐制度”[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阎建芳;监理方承担问题连带责任[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3年
7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黄东海;兴泰行“商欠”案揭示传统连带责任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王发强;广告商与无条件连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徐爱国;连带责任和分别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叶映红 顾平;连带责任追偿纠纷如何管辖[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思;民事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段晓鹏;民事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王朝霞;论民事连带责任的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朱晶;连带责任性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元晓鹏;论连带责任的根据[D];郑州大学;2009年
6 胡寅雪;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7 逄颖颖;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胡新良;中国古代荐举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刘卓悦;论我国建设工程中总承包与分包的连带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陶伟;民事连带责任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0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3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