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合理性
本文选题:恶意串通 切入点:构成要件 出处:《中国法学》2017年04期
【摘要】:只有实现"生活事实规范化""法律规范体系化",恶意串通法律规范才称得上合理。在"生活事实规范化"上,传统民法按照虚假行为规范生活中的恶意串通,容易成立一般条款,却忽略了后者所具备的"手段+结果"相联动的结构,难免较高的片面性。《民法总则》没有以虚假行为替代恶意串通,其做法总体上值得肯定。如果恶意串通能承认主客观结合的法律构成、多样化的法律效果,会更好地克服片面性,却将不利于形成一般条款。采用立法论与解释论、局部和整体等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厘清恶意串通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实现"法律规范体系化"。恶意串通作为局部存在时,其无效不应直接导致整体行为的无效。恶意串通与其他制度存在法条竞合、制度竞合或聚合等典型模式。
[Abstract]:Only by realizing "standardization of life facts" and "systematization of legal norms" can malicious collusion be regarded as reasonable.In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facts of life", the traditional civil law is easy to set up a general clause according to the malicious collusion in the life of false behavior, but negle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ult of means" that the latter has.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do not replace malicious collusion with false behavior, which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on the whole.If malicious collusion can admit the legal composi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ation, the diversified legal effect will overcome the one-sidedness better, but it will be un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general clauses.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icious collusion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to realiz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legal norms by adopt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legi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artial and whole.When malicious collusion exists locally, its invalidity should not lead directly to the invalidation of the whole behavior.Malicious collusion has some typical models such as law concurrence, system concurrence or aggregation with other system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冠彬;江海;;论一物数卖合同效力与买受人权利救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2 杨代雄;;恶意串通行为的立法取舍——以恶意串通、脱法行为与通谋虚伪表示的关系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14年04期
3 宋晓明;张勇健;王闯;;《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2年15期
4 于海涌;;论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J];现代法学;2010年03期
5 朱虎;;萨维尼视野中的法律关系的界定——法律关系、生活关系和法律制度[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6 梅瑞琦;;论债权人撤销权与无效合同的选择适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梁慧星;合同法的成功与不足(上)[J];中外法学;1999年06期
8 赵金龙;浅论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1999年03期
9 李祝环;中国传统民事契约中的中人现象[J];法学研究;1997年06期
10 ;是恶意串通进行欺诈,还是地方保护主义作崇?[J];法学;199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史智军;;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效力之辩[N];人民法院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华;;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合理性[J];中国法学;2017年04期
2 冉克平;;“恶意串通”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民法典总则中的构造--兼评《民法总则》之规定[J];现代法学;2017年04期
3 赵申豪;;借名购房行为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J];法治研究;2017年04期
4 郑观;;P2P平台债权拆分转让行为的合法性之辨[J];法学;2017年06期
5 魏振华;;论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与公示[J];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03期
6 余卫;;民法分则合同编之合同无效事由的规则完善——以建设工程“黑白合同”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7 金晶;;合同法上格式之战的学说变迁与规范适用[J];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03期
8 席志国;;《民法总则》中法律行为规范体系评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张海燕;;论法官对民事实体抗辩的释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10 孙思琪;;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之检讨——以法释[2012]8号第10条和法释[2016]5号第6条为中心[J];法治研究;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克平;;论违约解除后的责任承担[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2 周江洪;;特殊动产多重买卖之法理——《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评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江海;石冠彬;;论共同抵押的法律适用——《物权法》第176条释义及其展开[J];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龙静云;熊富标;;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3年01期
5 程啸;;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评最高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6 宋晓明;张勇健;王闯;;《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2年15期
7 许德风;;不动产一物二卖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8 王小锡;;论道德的经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李开国;张铣;;论预约的效力及其违约责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龚天平;;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如何具有统一性?[J];伦理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勇;邵锋;方煜文;;离婚前妻子将房产贱卖给父亲 法院判决属恶意串通交易无效[J];人民调解;2005年06期
2 刘璐;;恶意串通行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3 刘峰;孔娜;;恶意串通行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4 侯文博;;对民法上恶意串通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年29期
5 ;是恶意串通进行欺诈,还是地方保护主义作崇?[J];法学;1993年03期
6 朱建农;;论民法上恶意串通行为之效力[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7 iJ洪逵;;瑞南公司诉香港万事通公司等恶意串通共同借款到期不还案[J];中国法律;2000年01期
8 邹艳娥;;恶意串通合同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2期
9 熊o勖,
本文编号:1730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3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