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预期不履行的救济及其法理基
本文选题:预期不履行 + 法律救济 ; 参考:《比较法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均为预期不履行的救济制度,在适用要件和法律效果上都存在着重叠的可能性,如何梳理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预期不履行的法律救济有"渐进性"和"径直性"两大模式,二者的适用范围主要根据预期不履行的确定性程度来区分。《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对应于前者,预期违约对应于后者,故二者在功能和适用范围上应有明确区分。在现行《合同法》框架下,应将预期违约的适用范围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期前拒绝履行,同时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进行适度扩张,以使其适用于所有不履行可能性较高但尚不确定的情形。此外,针对我国司法实践及学界中争议较多的、债权人根据《合同法》第69条解除合同后如何请求损害赔偿的问题,本文认为,期前解除权和期前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法理基础及成立范围上并不相同,二者在逻辑上属于两个问题,故在不安抗辩权框架下仅规定中止履行权和期前解除权即已足够,既无须将第69条与预期违约规则衔接,亦无须将其解释为新的预期违约规则;而有关适用第69条时的期前损害赔偿问题,则应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而非第108条来处理。
[Abstract]:The right of restless defense and the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n the contract Law are both the remedy system of anticipatory non-performance.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overlap in the applicable elements and legal effects. How to sort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It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of the civil law circle in our country.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corresponds to the latter, so there should b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in function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contract Law,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should be limited to refusal to perform before the period in strict sense,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right of uneasiness defense should be expanded moderately at the same time.To make it applicable in all cases where non-performance is more likely but not yet certain.In addition, in view of the dispute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academic circles in our country, how to apply for damages after the creditor terminates the contract according to Article 69 of the contract Law, this paper holds that,The right to rescind before term and the right to claim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before term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legal basis and scope of establishment. They belong to two problems logically, so it is sufficient to stipulate only the right of suspension of performance and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before ter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uneasy right of defense.There is no need to link article 69 with the expected breach rule, nor to interpret it as a new anticipatory breach rule, and the question of pre-period damag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69 should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07 of the contract Law rather than with Article 108 of the contract Law.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笔者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合同不履行风险的法律应对问题研究——以‘早期损失避免和损失清算’为视角”(2017EFX007)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16CG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凤鸣;不安抗辩权制度评析[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1期
2 王荣献;论不安抗辩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3 丁永琦;论先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J];开封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罗大钧;不安抗辩权试析[J];学术交流;2001年01期
5 吴世彬;论合同法上的不安抗辩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张悦仙;论不安抗辩权[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7 王先霞,王学红;浅释不安抗辩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8 陈洁;试论不安抗辩权[J];经济师;2003年10期
9 荣成;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J];农电管理;2003年11期
10 张剑涛;浅议合同中的不安抗辩权[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晓蕾;;论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程祺;;小议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荣成;;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华;;预期违约探析[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孙伟成;;谈默示预期违约与我国合同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丽;不安抗辩权与逾期违约比较[N];江苏经济报;2014年
2 钟华;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N];检察日报;2001年
3 马昆;论不安抗辩权的行使[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袁小梁;刍议不安抗辩权的行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张旭科 孙佳楣;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救济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李春丽;不安抗辩权行使的确定及效力[N];建筑时报;2012年
7 曾玲;关于对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的认识及意见[N];廊坊日报;2005年
8 冯建平;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性质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曹更生 侯卫国;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及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贺晓翊;符合法定条件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霞;论不安抗辩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施达权;论不安抗辩权[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王宏娜;不安抗辩权的法律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李莎莎;不安抗辩权构成要件的司法裁判标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5 张勃;论不安抗辩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威;论不安抗辩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段明明;论不安抗辩权[D];吉林大学;2004年
8 朱军;论不安抗辩权[D];湘潭大学;2005年
9 高海军;论不安抗辩权[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周英民;不安抗辩权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0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4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