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总则》中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二元制”保护及请求权基础
本文选题:隐私 + 隐私权 ; 参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我国《民法总则》(第110条及第111条)明显地是将隐私与信息分别加以保护的,但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是:在这种二元保护模式中,隐私与信息能否明确地加以区分?从国外的立法例看,多采取信息与隐私的"一元制"保护模式,即不区分信息与隐私,原因就是信息与隐私难以区分。文章赞成我国民法总则的"二元制"保护模式,并且认为,隐私与信息是可以区分的,应用"三分法"来区分隐私与信息,即分为纯粹的个人隐私、隐私性信息、纯粹的个人信息。从对隐私和信息保护的请求权基础上看,受到损害的主体之请求权基础在于《民法总则》的第八章"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及《网络安全法》等特别法。《民法总则》第109-111条虽然规定了对隐私权和信息权的保护,但却没有
[Abstract]:The general rule of the civil law of China (110th and 111) is obviously protecting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respectively, but the probl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can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be clearly differentiated in this two yuan protection mode? From foreign legislation, the "one dollar" protection mode of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is to be adopted, that is, to distinguish information from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the reason is that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 article is in favor of the "two yuan" protection model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in our country, and thinks that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nd the use of "three points" to distinguish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pure personal privacy, privacy information, pure perso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On the basis of power seeking, the right of request for the subject of damage is based on the eighth chapter "civil liability", "tort liability law" and "network safety law".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rticle 109-111 stipulat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the right to information, but it does not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峰;;合同上的请求权基础理论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2年27期
2 王菊英;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对民事实例解决的价值[J];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饶璐;;请求权基础的案例分析方法[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李中华;;请求权基础的本质研究——一种基于德国学说史的考察[J];研究生法学;2011年01期
5 吴香香;;法律适用中的请求权基础探寻方法——以“福克斯被撞致其猎物灭失案”为分析对象[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6 姚明斌;;论出卖他人之物——一个基于请求权基础的分析[J];研究生法学;2010年03期
7 李英环;;民法案例中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8 李海跃;;受托人对委托人信息的披露与第三人的请求权基础[J];航海;2012年06期
9 韩祥波;;探寻“错误出生案”的请求权基础[J];求索;2013年11期
10 祝建军;知识产权案件请求权基础理论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凯;;寻找从现实生活出发的民商事审判方法[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纲要 廖高飞;侵权责任请求权基础与归责原则浅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钱卫清;权利救济途径[N];法制日报;2006年
3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何莉苹;“公平责任”公平吗[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党小学;期待职业打假得到司法支持[N];检察日报;2014年
5 党小学;专家学者热议“知假买假” 支持职业打假[N];中国信息报;2014年
6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李景华;审理房地产案件的体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邓小群;借名按揭买车 买来一堆麻烦[N];深圳商报;2005年
8 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 郑若阳;建设施工损邻事件之请求权规范基础[N];建筑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静;请求权基础竞合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陈冲;离婚扶养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高海燕;论彩礼返还的法律救济[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李广q,
本文编号:1850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5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