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教义学与法学方法的系统观
本文选题:法教义学 + 法学方法论 ; 参考:《法学》2015年07期
【摘要】:民法教义学的体系建构是我国民法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应围绕这项任务深入探索有关基本理论问题,就法教义学及法学方法论营构系统观。法教义学整理法的素材并使之体系化,推动其演化与传承,并在法律系统内部贯彻沟通理念,借立法建议、批判和解释,判例通说整理、批判和建构,以及法律教育手段,使"现行法"系统成其为边界清晰但又生生不息的活法"河流"。选择它的最根本的理由是,它能以实证化的智识权威融汇立法、司法与学术,并成功地避开法律学术被边缘化的宿命。社科法学可以成为法教义学的补充和参照,借系统耦合作用而相得益彰。但是唱衰法教义学的论调既是徒劳的,也是有害无益的。
[Abstract]: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ivil law dogmatics is the key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law in China. To systematize and systematize the materials of law dogmatics, to promote its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to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legal system by means of legislative advice, criticism and interpretation, collation of precedents, 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 and means of legal education. Make the current law system into a clear boundary but endless living method "river".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for choosing it is that it can integrate legislation, justice and learning with empirical intellectual authority, and successfully avoid the fate of the marginalization of legal science. The law of social sciences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and reference to the doctrine of law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by the coupling of systems. But the doctrine of deceptionalism is futile and harmful.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项目编号:13AZD065) 暨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学团队项目(粤教高函[2014]97号文批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82009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圣平;;混合共同担保之研究——以我国《物权法》第176条为分析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程啸;;保证与担保物权并存之研究[J];法学家;2005年06期
3 海尔穆特·库齐奥;张玉东;;动态系统论导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苏力;;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5 陈柏峰;;社科法学及其功用[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6 侯猛;;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7 李晟;;实践视角下的社科法学:以法教义学为对照[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8 谢海定;;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9 丁晓东;;重新审视法律现实主义——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兴良;;刑法知识的教义学化[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李勇军;欧阳仁根;;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合理选择——基于我国目前民商事立法的背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e,
本文编号:186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6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