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借名买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17:10

  本文选题:借名合同 + 合同无效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房屋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的土地、房屋法律制度由初备到逐步完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年房屋成为生活最核心的问题乃至成为众多买家的投资手段。由于种种原因,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出资人不出名而找他人代为购买,约定购买之后再变更登记,前者本文称为借名人,后者本文称为出名人,双方之间的约定称为借名合同,本文论述的就是借名合同的认定、效力、物权归属以及相关后续问题,以期对这一突出问题寻找符合法律、均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解决途径。借名合同作为无名合同,是在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法律问题,对其引起的纠纷的解决需要先将之放置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之内进行考察。借名合同涉及到意思表示、合同中的恶意串通、委托代理等相关制度。从意思表示的角度看,当事人在借名合同中的标的是出名人的“名”,对于房产的归属等问题在针对外部主体进行表示时存在真意保留。从恶意串通的角度看,双方当事人的立场是一致的,通过协议使得借名人获取房屋比合同主体之间的对价交换更为重要。从委托代理的角度看,代理制度能多大程度的适用于借名买房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借名合同是走在法律边缘的约定,对其有效还是无效各方都有相当大的争议。在实践操作中不同的主体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除了案件的具体事实不同之外,借名合同本身就有相当大的制度发挥空间。合同效力在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完整、准确的情况下应当被认定为有效,除非其具备合同无效的情形,在这其中,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社会公共利益、欺诈第三人、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都无法直接将借名合同认定为无效合同,如各地的限购令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就应理性看待。本文认为借名合同在无绝对违法、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应当是有效的,对合同当事人有约束力。借名买房除了合同效力之外,与当事人利益更加直接相关的是房产最终的归属,这与我国《物权法》登记、善意取得等规则直接相关,在借名合同的前提下,需要明确登记的效力、善意取得中“无权处分”中的“权”的认定标准。出名人身份的特定化程度和涉案房屋的可流转性是分析出名人处分涉案房屋的效力的考虑因素,在这之中借名人的权利保障较为薄弱,这是借名合同产生之初就无法避免。无论认定合同效力和物权归属的结果如何,作为生活核心财产的房屋的去向确定之后不得不考虑后续的影响,如未获得房屋一方的利益如何保护的问题,能不能请求补偿,从公共政策考虑能不能对双方的的惩罚措施等。房屋是最重要的生活资产,对其解决会牵涉到不仅仅是借名合同当事人甚至是交易第三人、当事人的继承人等,需要对其后续问题予以较为圆满的解决,方能定纷止争、物尽其用。
[Abstract]:In the daily life of citizens , the house is the most basic material of life , which is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 The land and hous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refl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licious collusion , the party ' s position is consistent . In addi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tract is invalid ,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 contract effect .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 the contract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 the contract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 the contract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 the contract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 the contract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律杨;;“借名买房”的物权归属[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2 谢小青;刘云浪;;震后重建物权归属处理问题研究——以四川省北川县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何炜炜;;涉案机动车物权归属及侵权责任认定[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姚嘉颖;;论城市住宅小区会所的物权归属[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5 董学立;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6 孙玉华;;论“一房二卖”的物权归属[J];知识经济;2012年19期

7 刘维鼎;;《物权法》专题系列之三 农网资产物权归属[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年08期

8 李丽慧;;浅析二手车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刘竞元;;登记对抗在我国不动产物权归属中的适用及其理论基础[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3年00期

10 张醒非;李新华;;成都:协商民主在基层[J];中国统一战线;201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上海夜晨律师事务所律师 褚子云;实际占有并支付了大部分购房款,法院亦可查封执行[N];房地产时报;2013年

2 袁定波;地震灾害凸显物权归属之难[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刘 志;解决共有物业产权纠纷的立法建议[N];中国商报;2005年

4 李婷;“住宅禁商”未解禁 北京市工商局表态澄清[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云龙;商品房借名买卖中物权归属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章琴芸;试论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人防工程物权归属[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建业;“借名买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周亚男;房屋借名登记法律问题的个案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5 马婷;经济适用房制度废除论[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915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15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