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系统治理视野下遗失物追回的立法局限及其重构

发布时间:2018-05-22 19:33

  本文选题:遗失物追回 + 立法重构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摘要】:我国遗失物追回主要依赖于拾得人主动送还的立法技术缺乏系统治理思维,存在期待拾得人主动及时送还遗失物制度之功能乏力、失主悬赏追回遗失物制度之功能有限、帮助发现及追回遗失物之有效公力救济制度缺失等三大局限。克服局限之路径在于,立足于拾得人的"理性人"基础,回归追回遗失物第一性目的之遗失物追回制度本旨,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公力与私力合作救济模式,私法上增设拾得人法定报酬请求权,公法上新设公安机关行政调查及处罚权。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recovery of lost property mainly depends on the legislative technology of voluntary return by the pickers.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management thinking, and there is a weak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expecting the pickers to return the lost property in tim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offering a reward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lost property by the owner of the lost property is limited. There are three limitations of the effective public remedy system to help the discovery and recovery of lost property. The way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lies in, based on the "rational person" foundation of finding the person,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lost property recovery system, adopting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rule of law with the rule of virtue, and the cooperative relief mode of public and private forces. In private law, the right of claim for legal remuneration is added, and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punishment of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s set up in public law.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社会管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光权;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刘斌;;法治的人性基础[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开忠;;试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权制度的若干途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孟繁超;朱彤彤;;民用航空器物权体系建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友连;;论占有制度的法律价值——兼论《物权法》中占有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明发;郑峰;;论抵押权之间竞存时的顺位确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郭继;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姜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水资源权限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10 林龙;;水权交易第三方环境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胜兰;于凤瑞;;农民财产权收入的土地财产权结构新探——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薛朝阳;;试论建造人对违章建筑物的权利[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刘彦;;浅谈水权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7 邹秀清;熊玉梅;尹朝华;;财产权利权能理论新拓展: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当前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合理解释[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旭;黄嘉琳;;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尚素玉;郑伟;;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服务思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勇军;宋苏兰;;浅论所有权保留制度[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孙光;海运货物留置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齐艳;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f,

本文编号:1923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23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