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诉讼时效期间可约定性问题研究——兼评最高院《诉讼时效解释》第2条

发布时间:2018-06-22 18:59

  本文选题:诉讼时效期间 + 约定延长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6期


【摘要】:诉讼时效期间可否约定延长或者缩短,比较法上存在不同立法例。就诉讼时效期间的约定延长而言,这种约定不会损害被告的利益;同时如果约定的期限适当,也不会损及公共利益;此外简单禁止这种约定的规范也容易被规避。因此这种约定只要不超过必要的限度,立法应当允许。就诉讼时效期间的约定缩短而言,立法不仅不必禁止,且不必为这种约定设定最短期限。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短期时效期间,权利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最高院《诉讼时效解释》第2条的规定应该予以废止,未来立法可以将诉讼时效期间规范由强制性规范改为有限度的任意性规范。
[Abstract]:Whether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can be agreed to extend or shorten, there are different legislation in comparative law. In the case of an extension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uch an agreement would not prejudice the interests of the defendant; nor would the public interest be harmed if the period of agreement was appropriate; moreover, the norm of simply prohibiting such an agreement would be easily circumvented. So long as this agreement does not exceed the necessary limit, the legislation should allow. As far as the agreement of limitation period is shortened, legislation not only does not need to prohibit, but also does not need to set the shortest time limit for such agreement. If the parties agree on a very unreasonable short-term limitation period, the obligee can protect his rights and interests by exercising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2 of the Supreme Court's interpretation of limitation of Action should be repealed, and the future legislation may change the norm of limitation period from mandatory norm to limited arbitrariness norm.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光大银行河北分行廊坊分行;
【基金】:河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基金项目“股东除名法律问题研究”(S2014Z05)阶段性成果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后流动站资助
【分类号】:D9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10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张先芸;王海凤;;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的抗辩[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林纯青;;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任学忠;论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之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书

本文编号:2053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053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