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不动产登记审查程序引入公证制度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7 07:23
【摘要】:我国现行《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物权发生变动时,以权利变动登记于不动产登记簿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公示手段,从而使这些权利获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动产物权所有人为使其权利获得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尤其作为申请人根据不动产登记的程序,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登记申请,登记机关依照不动产登记程序审查申请人的申请,根据其申请决定是否为其办理登记。正因为,不动产登记事关重大,登记机关对申请人申请时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何种形式的审查,在法律上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国不动产登记审查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不动产登记审查程序中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立法现状,提出在不动产登记的审查程序中引入公证制度作为不动产审查的补充。据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析不动产登记的基本法理,及对于不动产登记审查模式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主张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也有主张形式审查的,及该两种模式并行有主有辅。不同模式的审查对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力、不动产交易安全、交易效率、以及登记机关登记错误责任的区分等具有重要影响。第二部分分析国外关于不动产登记审查的立法例,就采用不同审查模式的立法规定中如何保证不动产登记的真实性、合法性。第三部分阐述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模式,我国采用形式审查为主、实质性审查为辅两者兼顾的模式。但又因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该模式在实际过程中对现实民事活动造成实质的影响。提出在我国不动产登记程序中引入公证制度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Abstract]:The current Real right Law of our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that when the real property right of real estate is changed, the change of rights shall be registered in the register of real estate as the legal means of publicizing the change of real property right, so that these rights can be recognized and protected by law. The owner of real estate shall, in order to obtain legal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his rights, in particular, as an applicant applying for registration to the registration organ of immovable proper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 for registration of immovable property,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shall examine the applicant's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of immovable property and decide whether to register the applicant according to his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registration of immovable proper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study on how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submitted by the applican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examination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odels in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examination procedur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legislative situation, the notariz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as the supplement of the real estate examination in the examination procedure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basic legal theory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theories about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examination mode, there are those who advocate to carry out substantive review and also those who advocate form review, and the two models have the main and the auxiliary in parallel. The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mode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ublic credibility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security,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responsibility for registration errors, and so on.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foreign legislation o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review, how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legality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The third part expounds the examination mode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 our countr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the model has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the actual civil activities in the actual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ality,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notarization system into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of real estate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亚琼;甘治琦;;物权法草案的中国化分析——论不动产登记部门难以统一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危害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李勇军;欧阳仁根;;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合理选择——基于我国目前民商事立法的背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明发;郑峰;;论抵押权之间竞存时的顺位确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章正璋;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林龙;;水权交易第三方环境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10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金海统;;论资源权的法律构造[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张大安;杨爱萍;;保护耕地 加强征地制度改革 维护社会稳定[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川华;;禁止债权转让特约效力研究——以《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第9.1.9条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9 杨寅;罗文廷;;我国城市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行政法分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罗文燕;徐亮亮;;论对不动产登记行为的司法审查——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婷婷;空间地上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本晓;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董e,

本文编号:2129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29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