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居住权的类型及其司法适用
[Abstract]:The issue of residence right belongs to fact judgment, and social empirical method is its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cases involving the right of resid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demolition and resettlement, rental of public housing, divorce assistance, and family relativ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he law, the right of residence has actually become a kind of right created by the judicature, which has great dispute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2 陈瑜;;居住权利益的补偿标准[J];人民司法;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屈茂辉;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梁治平;法治进程中的知识转变[J];读书;1998年01期
3 苏力;反思法学的特点[J];读书;1998年01期
4 周莹;;论《住宅法》的社会保障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5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律师世界;2002年05期
6 王利明;对法学研究现状的几点看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丽云;;论居住权的社会价值[J];攀登;2006年03期
2 胡昕;景睿;;质疑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07期
3 李前伦;;居住权的理论问题[J];行政与法;2007年02期
4 贾少涵;;试论居住权制度的价值与意义[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周珂;梁文婷;;新时期居住权制度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02期
6 龚可澜;;论我国建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7 覃秒;;论居住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可能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8 陈艳风;;论居住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非替代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9 王彬彬;;构建我国的居住权制度——基于弱势群体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10 张翼杰;;论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支兴;;浅析居住权[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华彬;关于居住权确立的几个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陈华彬;设立居住权可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N];检察日报;2004年
3 成涛;立法将首次明确居住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4 魏文彪;保障公民居住权是政府法定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周洁 樊华;业内人士提出:“松绑”居住权房[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徐冰 杨清惠;居住权纠纷频发 立法需完善[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蒋昊;居住权能否对抗所有权[N];房地产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钟鞍钢;首次明确规定居住权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N];法制日报;2003年
9 孙建民;居住权:登记才能生效不可取[N];检察日报;2005年
10 王永亮;居住权:购房者的又一个陷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富博;居住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廖丹;作为基本权利的居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文君;居住权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冯林;居住权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解斐斐;论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构建[D];湖南大学;2009年
4 康U喦,
本文编号:2213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1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