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18-08-30 14:47
【摘要】:面对商品房交易中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以及2014年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加大惩罚性赔偿责任力度的新形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有关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规定日益显现出适用条件严苛、适用范围狭窄等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审判中,法院多适用该司法解释作为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房买受人的消费者地位不明确、惩罚性赔偿金额过高、法院存在适用法律的路径依赖等。为完善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制裁、惩罚与激励功能,应当明确以下两点:商品房买受人的消费者身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效力位阶高于司法解释。同时,司法解释应做相应修改:因商品房经营者欺诈行为导致购房消费者损害的,以购房消费者所受损失额作为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基准,规定损失额三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金。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incessant fraud in commercial housing transactions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punitive liability under Article 55 of the newly revised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Act in 2014,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pplicable Law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the trial of disputes over the contract for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commercial housing (2003) the provisions on punitive liability increasingly show that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are strict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narrow and so on. In the current judicial trial in our country, the court mostly applies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s the legal basis for sentencing the defendant to bear the punitive damages liability, but does not apply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55 of the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The main reasons are that the consumer status of the buyer of commercial housing is unclear, the amount of punitive damages is too high, and the court has the path dependence of applicable law.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legal application of punitive liability in the sale and purchase of commercial hous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punitive liability sanctions, punishment and incentive functio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should be made clear: the consumer identity of the buyer of commercial housing, and the order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revised accordingly: if the fraudulent behavior of the commercial housing operators results in the damage to the buyers, the amount of the losses suffered by the buyers of the houses shall be taken as the basis for calculating the punitive damages. Punitive damages of less than three times the amount of damage are stipulated.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生视野下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化”(14ZDC02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网约车法律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2017ZDIXM005) 江苏高校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D922.2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在商品房欺诈索赔中的适用——兼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J];律师世界;2001年04期

2 王本宏,范圣兵;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领域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金福海;惩罚性赔偿不宜纳入我国民法典[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赵志钢;惩罚性赔偿的基本问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郑宁;王君;;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李平;;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领域的适用[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7 刘瑾;;煤矿安全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刍议[J];中国矿业;2007年04期

8 赵海萍;;试论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向婧;潘利红;;浅谈惩罚性赔偿对中国立法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10 陈创;;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惩罚性赔偿的适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屹立;;惩罚性赔偿的根据与适用:法经济学观点[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邵辰杰;田侃;喻小勇;;无伤害药品惩罚性赔偿刍议[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白玫;;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侵权领域的规定为中心[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4 徐琳;张泽;;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5 刘立军;;商品房销售中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谌雪燕;;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7 孙玉荣;;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胡欣;;环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姜治鹏;;浅议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建平;;浅议《消法》第49条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意义和可操作性[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身健;吓阻虚假广告,不妨引入惩罚性赔偿[N];检察日报;2007年

2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庆飞;惩罚性赔偿规则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贾新光;加大法律惩罚性赔偿力度[N];北京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硕;惩罚性赔偿还应加码[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5 任腾飞;中国式惩罚性赔偿:蚂蚁何时能震慑大象[N];中国企业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蔡岩红;专家建议加入合理的惩罚性赔偿[N];法制日报;2013年

7 吴杭民;惩罚性赔偿能不能更加“狠辣”[N];工人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陈丽平;惩罚性赔偿应只设下限不设上限[N];法制日报;2013年

9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消费者合同与惩罚性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陈晶晶;惩罚性赔偿立法远未达成共识[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杜称华;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3 黄娅琴;惩罚性赔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锌;法经济学视野下惩罚性赔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韩京耀;论惩罚性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余永明;论产品侵权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张婷;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领域的承认与适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贺云蓉;试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适用[D];复旦大学;2009年

6 吕继凌;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中的适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娟;惩罚性赔偿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威;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金[D];宁波大学;2011年

9 彭彬;惩罚性赔偿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邢琬莹;论惩罚性赔偿在反垄断领域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3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13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9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