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大数据下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8-08-30 19:25
【摘要】:随着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跟随世界的步伐。在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大数据”一词的情况下,我国已从单纯的计算机时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下,防止公民隐私权受到严重侵害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公法已经采取行动来保护公民隐私权中的个人信息的时候,私法领域的民法也应该跟上公法的步伐,完善与隐私权有关的民法保护,使法律之间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和对应。本文从案例着手,主要立足于民法,通过探究大数据的技术运用来发现大数据下隐私权的特点、价值及范围,并从中研究现代社会下大数据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以找出我国现代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完善民法来保护在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本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案例的引用。通过引用一个案例,并根据其争议点来提出大数据下隐私权的民法保护问题。第二部分为大数据对隐私权保护的影响。首先,根据上述案例提出隐私权的客体在大数据时代难以确定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出现的新的侵害隐私权的类型。最后,对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又一重要影响进行描述,即数据的特点加大了隐私权的保护难度。第三部分为我国民法对大数据下隐私权的保护不足。先对我国民法关于隐私权保护的规定作出解读,解释其优势和劣势。再找出我国民法对大数据下隐私保护的滞后点,并具体作出说明。第四部分为对我国大数据下隐私的民法保护提出的完善建议。先对域外隐私权保护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来了解域外隐私权保护的特点,从中分析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再针对我国民法找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便更好的使我国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公法对其保护相适应。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Internet, our country follows the pace of the worl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not everyone understands the word big data, China has moved from the era of simple computer to the era of big data. In big data's time, preventing citizen privacy from being seriously infringed has become a huge challenge. When public law has taken action to protect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privacy of citizens, the civil law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law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public law, perfect the protection of civil law related to the right to privacy, so that the law can complement and correspond with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ase, mainly based on the civil law, through exploring big data'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 the value and the scope of the privacy right under big data, and from i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n the citizen's privacy under the modern societ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ivacy protection in the modern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civil law to protect the privacy right in big data's tim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reference to the case. By citing a case and according to its controversial poi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ivil law protection of privacy under big data. The second part is big data's influence on privacy protection.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ase, the object of privacy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n big data's tim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new types of invasion of privacy in big data's time. Finally, another important influence brought by the data age is described, t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privacy protect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privacy under big data in China's civil law. Firstly,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China's civil law and explain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n find out the lag point of privacy protection under big data in the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and make concrete explanation. The fourth part i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under big data's civil law. First of all,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outsid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privacy protection,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suit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privacy in civil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law,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乾宝;试论隐私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冯广森;应当尽快填补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空白”[J];学习论坛;2001年01期

3 李凤莲;刍议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高超;浅谈隐私权[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曾庆洪,邹兵;关于隐私权有关问题的探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赵勇 ,罗岳林;隐私权的宪法保护[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7 罗丽华,周静;论高校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J];理论月刊;2002年03期

8 王晶;试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权与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李建群,陈金平;论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S1期

10 胡林龙;关于隐私权的理论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黄晓红;;论公共文明建设——以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伦理冲突及应对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高文英;;从公安资讯收集谈公民资讯隐私权的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曹海荣;;论读者隐私权的保护[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敏;;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红蔚;闵雅莲;;关于病人隐私权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索[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杨蓉;;基本权利体系模型假设——以“隐私权”为范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邓飞;李某某案再看 隐私权保护不成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从英小王子再谈隐私权保护[N];法制日报;2013年

3 于立刚;论自愿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N];天津政法报;2013年

4 东莞执业律师 邓杰;隐私权保护缺陷当由法律来弥补[N];东莞日报;2013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网络环境下公众人物隐私权司法保护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烟台大学法学院 孟晶晶;差别保护名人隐私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张靖;法律怎样保护消费者隐私权[N];北京日报;2003年

8 刘武俊;被法律冷落的隐私权[N];法制日报;2002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朱巍;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隐私权:宪法视野的考察[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2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6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7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佳欣;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黄敏华;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闫敏;隐私权的宪法限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智富;共同隐私权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徐艳艳;论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6 程海军;公众人物隐私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若嘉;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婧;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鸣;论公众人物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陈丽丽;隐私权的一般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14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14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