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承认抑或否认:解释论视角下的责任转质——以《物权法》第217条为中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2 07:17
【摘要】:从解释论视角,通过对《物权法》第217条等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层面的分析,应认为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责任转质制度。司法实践中以《担保法司法解释》第94条第2款为依据否认责任转质的做法,为适用法律错误。立法上承认责任转质,意在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贯彻物尽其用的理念,存在价值选择上的恰当性。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retation theory, through the norm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Article 217 of the Real right Law,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our country has legally recognized the system of liability transposing. In judicial practice, it is a mistake of law to deny the transfer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 basis of Article 94 (2) of the guarantee Law. The purpose of legislation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financing function and implement the idea of making the best use of good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权利本位研究范式与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项目编号:12YJC8200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房绍坤,郑莹;担保物权司法解释的缺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陈志力;焦莉莉;;责任转质的立法可行性——兼评《物权法》相关条文[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3 齐恩平;论责任转质的构成及效力——对一起民间转质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3年10期

4 李佳欣;;刑法解释的功能性考察[J];当代法学;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余竹旗;;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具体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浩;;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对实用主义法律解释观的论证[J];东方法学;2008年06期

2 袁明圣;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3 陈小君,曹诗权;质权的若干问题及其适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4 肖中华;;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5 曹诗权;论动产质权中的转质[J];律师世界;1998年04期

6 张晶;;越权刑法司法解释之现实表现与解决途径[J];理论月刊;2014年04期

7 李佳欣;;刑法解释的正义性追问[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8 张明楷;;简评近年来的刑事司法解释[J];清华法学;2014年01期

9 王政勋;;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 一个实证的考察[J];中外法学;2009年03期

10 陈兴良;;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波;浅谈对转质的法律规定及理解[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政辉;转质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张义华;转质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张妍,赵玉琪,狄春丽,闫玉华;论解析责任转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陈学华;;论责任转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姚黎黎;;转质制度的比较法考察[J];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任中秀;转质制度的立法探析[J];理论探索;2002年06期

8 齐恩平;论责任转质的构成及效力——对一起民间转质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3年10期

9 陈炜华;从责任转质看我国的转质制度[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会;杨菁;;利益平衡视角下的责任转质效力研究[J];法律适用;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叶梅 乙增武;责任转质应为效力待定[N];检察日报;2011年

2 山东省烟台市公证处韩作仁;对转质制度的思考[N];科技日报;2003年

3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何莉苹;责任转质是无权处分[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黎黎;转质制度探微[D];山西大学;2006年

2 陈晓丹;论担保物权法上的转质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杨风庆;转质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旭;责任转质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丽;转质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8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18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