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侵权人获利的证明——基于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06:38
【摘要】: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权利人在无法证明实际损失的情况下,通常要求按照侵权人获利进行赔偿,实践中这一请求却往往遭遇举证难题而难以实现。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时也可以采取"优势证据"标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最低证明标准、案件及证明对象的性质、举证的难易程度以及法官自由心证几个因素,构建合理的侵权人获利证明标准。在确保证明力的前提上,应当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报告的证据作用,以扫清知识产权侵权获利赔偿的证明障碍。
[Abstract]:In the lawsui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the obligee usually asks for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fit of the infringer when he can not prove the actual loss, but in practice, this request is often met with a difficult problem of proof and difficult to realiz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aw, the standard of "evidence of superiority" can also be adopted in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damag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On this basis,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proof, the nature of the case and the object of proof,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proof and the judge's free evidenc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standard of profit-making proof for the infringer.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proof power,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vidence fun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report, in order to clear the proof barrier of the profit compensa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孤儿作品利用的著作权问题研究”(AHSKY2015D32)
【分类号】:D9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宇;我国电焊机行业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案终结——成都电焊机研究所胜诉[J];电焊机;2001年07期

2 王静;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研究[J];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田旭刚;;知识产权侵权惊现新招[J];中国海关;2007年07期

4 邹晓红;;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立法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5 姚莉;刘田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快速执行机制[J];中国律师;2009年04期

6 罗宏伟;;知识产权侵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7 林艺思;;如何防范美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J];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09期

8 欧蓉蓉;;论知识产权侵权法的美国范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张滢;;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抗辩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10 乔生,沈木珠;论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J];法学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一丁;;互联网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根据[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2 董正伟;;典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双重违法和交叉法律适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侯继山;;论展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4 李建勇;;论侵权案件审判中原创与再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田子军;;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通过网络扩散破译他人权利保护信息[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梁丽超;;现有技术抗辩[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焦磊立;确保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取得实效[N];张家口日报;2010年

2 孙韶华;美调查中国知识产权侵权 对准新兴产业[N];中国贸易报;2011年

3 记者 刘洋;市一中法院发布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N];重庆日报;2013年

4 林世钰;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刑事打击力度[N];检察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海洋;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率下降[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记者李启章 吴艳;让广告远离知识产权侵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蒋志培;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标准[N];中国贸易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逸吟;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之惑[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维;知识产权侵权获赔额整体偏低[N];法制日报;2013年

10 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汪涌;知识产权侵权到底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麦志敏;知识产权侵权获利返还的请求权基础[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怡然;3D打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亚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中的分摊因素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王超;“三审合一”模式下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冯程程;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额中的证据应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7 齐茜;知识产权侵权裁量性赔偿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黄冰;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9 马晓倩;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刘婷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救济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5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5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