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非会员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的选择与重构——以德国法为借鉴

发布时间:2019-04-19 18:19
【摘要】:着眼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非会员作品过程中的现实困局,通过对德国实定法秩序的法教义学分析及体系性解释可知,强制性集体管理制度和推定性集体管理制度作为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替代模式,除了具有与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同样的形式功能之外,还具有保障作者利益、抑制作品传播者权利扩张、促进作品利用的实质功能。我国在应对管理非会员作品困局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考察域外可供移植的模型后,参照我国具体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制度结构形态,从体系性的角度来解释制度设计与民法学基础理论的内在逻辑,对德国经验予以扬弃式的继受。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realistic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on-member works, through the legal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der of Germany's actual law, we can see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o so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s an alternative model of the extended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mpulsory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ferential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have not only the same formal functions as the extended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but also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author. To restrain the expans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propagator of works and to promote the substantive function of the use of the works. In the course of dealing with the dilemma of managing non-member works, we should mak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specific system, after fully examining the model that can be transplanted outside the territory and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specific system.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civil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aticness, and inherits the German experience in the form of abandonment.
【作者单位】: 慕尼黑大学法律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31)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纵向课题
【分类号】:D92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卢鹏;法律拟制正名[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2 梁志文;;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移植与创制[J];法学;2012年08期

3 胡开忠;;构建我国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3年06期

4 熊琦;;大规模数字化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创新[J];法商研究;2014年02期

5 管育鹰;;欧美孤儿作品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与比较——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款的修改[J];河北法学;2013年06期

6 张海燕;;“推定”和“视为”之语词解读?——以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规范为样本[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兆柱;许占鲁;;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现状及其完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徐卫;;罗马遗产信托及其法学思考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刘光华;;论跨国竞争关系的多元化法律调控机制——关于中国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CR法案和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的经验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陈彤;;管制抑或竞争: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探析“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背后的问题意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黄子耘;;从法律视角看农村土地的流转[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穹;;论司法语境下的新闻媒体监督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和育东;;专利渔翁现象引发的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万立;杨海燕;;城市房屋征收法律程序比较研究——兼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之完善[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杨淑鸿;马慧;;浅议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确立的意义和影响[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徐锦堂;;“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9 张华;;论欧洲法院司法系统中的法律顾问官制度[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吴家友;;对董必武立法思想的几点实践性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尉龙;量刑建议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董e,

本文编号:2461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61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