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地下空间权制度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5 08:22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土地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特别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的刺激之下,各类地下空间设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围绕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权属纠纷问题日益突出,对传统民法理论中关于土地所有权绝对化制度带来了挑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理论研究水平不足,特别是空间权制度立法工作上存在效力位阶低,适用范围有限,立法主体分散,内容杂乱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地下空间权制度的主要内容,譬如地下空间权属关系,权利性质,权利处分方式,以及相应的程序规范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规定。本文通过对我国地下空间权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借鉴国外立法状况和国内的立法模式,对我国地下空间权制度的立法构建进行探究。本文内容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确立对地下空间权的基本认识出发,为地下空间权做出基本定义,并从理论上阐述地下空间权作为一项新型的独立权利纳入物权法调整范围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当前地下空间权立法规制现状和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并由此指出完善物权法律体系,制定统一的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是我国地下空间立法的必然方向。第三部分是借鉴境外立法模式,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与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以及台湾为代表的综合立法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的地下空间权的立法模式设计上应作为物权法中的一项单独用益物权加以规定。第四部分是为我国构建地下空间权制度提供立法建议,从立法原则,法律关系,权利内容以及权利变动制度几个方面对空间权制度进行全面思考。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land resources in modern society, especially under the stimula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underground space facilities have spru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which brings great benefits 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 of ownership disputes around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t challenges the absolute system of land ownership in the traditional civil law theory. From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due to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level, especially the lack of clear and complete provisions on the legislative work of the space right system, such as the low order of effectiveness, the limited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dispersion of the legislative subject a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ness of the cont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system, such as the ownership relationship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the nature of the right, the way of disposition of the right,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al norms, are lack of clear and complete provisions.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legisl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system in our country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legislative situation and the domestic legislative model.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make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and theoretically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the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as a new type of independent right into the scope of property law adjustment.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legislative regul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s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s out that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of real rights and formulating a unified legal system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s is the inevitable dire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hird part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overseas legislative model, especially the common law system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ivil law system represented by Germany and Japan,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legislative model represented by Taiwan,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design of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stipulated as a separate usufruct in property law. The fourth part is to provid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igh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to think about the space right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legislative principle, legal relationship, right content and right chang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卫刚;;浅析地下空间火灾特点及防范对策[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8年04期

2 李长栓;;北京应如何向地下要“空间”[J];北京观察;2010年11期

3 康宁;阿富汗战争和地下空间[J];浙江国土资源;2003年01期

4 沈剑青;;关于构建上海市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思考[J];民防苑;2006年S1期

5 黄佳佳;;我国地下空间权管理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10期

6 杨立云;李清;;“地下空间建筑与规划”课程教学探索[J];学理论;2013年03期

7 李静影;;地下空间分区与疏散设计解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地下空间建设中地质环境保护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20期

9 李俊华;;地下空间自然资源的属性是地下空间资产确权的基本要素[J];民防苑;2006年S1期

10 胡海峰;刘贺贺;李洪岩;王雪微;;长春市地下空间立法情况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国;;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敏刚;张旭;;利用地下空间通风对空气降温的数值模拟和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侯学刚;王超;孙晓洪;;天津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漆长德;;论地下空间的权限和管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黄龙元;冯贵申;温彦良;;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李孝娟;顾新;张建荣;;实现地下空间从“点”到“网”的转变——以深圳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军;刘全海;过显中;;常州市地下空间数字化测绘与建库[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地下空间工程防水与渗漏治理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4、5期(总第130期)[C];2012年

9 赵_g;;天津西站地下空间产权划分方案研究[A];2014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钱七虎;陈晓强;;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广泉;地下空间:城市安全的“心腹之患”[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陈伟;北京地下空间趋热 商业资本接受双重考验[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侯建国;地下空间使用权亟待破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安丰;地下空间:城市建设新资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同济大学教授 束昱;我国亟待建立地下空间管理机制[N];建筑时报;2007年

6 方方;南京开发商发现新蛋糕[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陈灵生邋丁玲;轨道交通发展构建地下空间立体骨架[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李芳芳;上海:数万册地下空间安全手册向公众发放[N];建筑时报;2008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肖意邋李玫 李舒瑜 陈海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N];深圳特区报;2008年

10 游春亮邋实习生 陈晓君;像规划土地一样严格管理地下空间[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燕;城市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黄静莉;长春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岩土体可利用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3 郭翠翠;基于粒计算的地下空间监控预警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黎永索;管幕预筑地铁站大开挖施工力学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星;建筑改扩建之地下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敏;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龙;地下空间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永良;西安明城区内钟楼地区地下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莎莎;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周维;上海市地下空间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彭莲;山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德轩;沈阳市地下空间政策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李展炜;万博商务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田育民;空间异质性对城市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0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10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