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农地经营权登记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1:06
   从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起,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尤其突出对承包权与经营权权属关系之间的比较。为使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得到充分落实,需明确界定三权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权利属性,由此探究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登记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利益衡量、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农地经营权登记制度进行探究分析。文章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在分析农地所有权、农地承包权、农地经营权三权关系的基础上,界定农地经营权的概念应从传统的法律定义方式入手考虑,即从该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权利期限以及与其他相近权利的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其次,通过对农地经营权“债权性权利”、“物权性权利”及其对应的权利公示方法的对比分析,并总结农地经营权物权性权利定位的障碍,从民法理论角度分析,进而得出农地经营权的物权性定位并不违反传统民法理论的“一物一权”原则;再次,农地经营权进行流转无非是农户通过互换、转让、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方式进行,通过对互换、转让、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流转方式下的农地经营权权利属性进行列举,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索农地经营权的权利属性;最后,在从利益衡量角度探讨农地经营权性质,因农地经营权的内涵有其特殊性和时代性,分析其权利属性应坚持主客观统一的标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标准并在价值选择过程中充分结合客观性的变量标准,提出利益位阶标准和成本收益的法经济学标准,推出物权性质的农地经营权不仅能保障农地的有序流转,而且能真正发挥农地的财产性及保障性功能。第二章通过对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性质及模式的分析,得出农地经营权登记的理论可行性结论。首先,分析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内涵和功能价值,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学说,最终得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糅合了形式主义登记制、实质主义登记制、权利交付主义登记制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不动产特别是农村土地的现实状况的兼采混合模式;其次,通过对“三权分置”农地改革制度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解读,进而推出农地经营权登记必要性的结论,并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分别分析农地经营权登记对集体、农民个人、新型经营主体三方利益协调的作用及对国家土地政策和制度的发展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章首先通过对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推行的障碍根源,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相关立法规定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仍面临许多理论和实际方面的难题;其次,通过对最新修正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农地经营权登记立法规定的解读分析,得出国家明确规定了农地经营权在满足一定权利期限的基础上可由权利主体选择登记的结论,也即采取附加条件的登记对抗主义原则,并对农地经营权未来立法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第四章首先对农地经营权登记推行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比较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农地经营权登记之间的关系,分析现阶段农地经营权登记可以沿用的现有工作成果,即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其次,在分析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并结合标示登记的内涵及影响,进而推出农地经营权登记制度需适用前置登记制度,并对前置登记程序的内容进行完善;最后,对农地经营权登记应适用首次登记制度、移转登记制度、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完善,并细化了具体适用的内容,最终得出农地经营权登记与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并不冲突的结论,应尽快推行农地经营登记制度,并结合实际细化相关制度,从而实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价值,切实保障原始承包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相关主体的权利。
【学位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2
【部分图文】:

权利主体,经营主体,权利属性,物权性


第二章 农地经营权的内涵及权利属性础,而债权性的农地经营权无法以不动产登记形式进行权利外观的体现,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新型经营主体的权利。因此,物权性的农地经营权在整体上兼顾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三方的利益,应为可推行之方案。农地经营权权利主体划分如下图 2-1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开华;丁昆;;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9年03期

2 陈燕;吴剑锋;;安徽省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9年02期

3 吴云勇;杨艳;赵德起;;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9年05期

4 李文国;杨艳;;以农民为核心的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04期

5 丁昆;;武汉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08期

6 赵军洁;尚旭东;王大鹏;;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理论、法律法规与实践操作[J];农村经济;2016年11期

7 王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高效运行的三个关键环节[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11期

8 贺晋红;;类推适用在农地经营权抵押中的有限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7年03期

9 王岩;李宁;马贤磊;石晓平;;农地经营权主体差异与农地抵押方式选择——基于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王亚辉;李秀彬;辛良杰;谈明洪;李薇;;中国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J];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魏;;浅论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2 陈秧分;刘彦随;王介勇;;东部沿海地区农户非农就业的农地经营行为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小群;杨庆媛;陈展图;焦庆东;;城市边缘带农地经营模式改变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分析——以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樊平;;四种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农地关系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5 刘田喜;;推进产权改革 激发内生活力[A];2012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力;李蕙岚;;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地经营模式创新的关联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7 曾艳华;吴英;;推进我国农地经营集约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永芝;;从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效率思想看我国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赵蕾;四川首次挂牌竞拍农地经营权[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2 记者 林远 实习记者 向家莹;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或将延期[N];经济参考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吴双;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要跟上[N];法制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吴双;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多不规范[N];法制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吴海峰 通讯员 杜云晖 张代刚;让土地变成“活资本”[N];金融时报;2017年

6 陈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N];金融时报;2019年

7 赵海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抵押配套制度[N];农民日报;2015年

8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副巡视员 张升友;承包田托管——多赢的农地经营新模式[N];大连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李果;成都探路农地经营权抵押 风险把控仍待完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10 翁仕友;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大方向[N];经济观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t

本文编号:2815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15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