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效力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让与担保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上的信托制度,是一种权利转移型担保,包含让与和担保两方面,核心是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为实现担保目的而转移所有权。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让与担保具有扩大融资担保、债务人保留标的物的占有等制度优势,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公示、清算的途径来确保双方利益平衡。让与担保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存在重大争论而最终未被物权法所明文规定,但审判实践中却存在大量让与担保交易的案例。目前学界多从制度构建或框架规制角度来探讨让与担保,本文拟从解释论的角度,结合我国现行法的相关规定及具体案例,对让与担保的效力进行探究并寻求现行法框架下让与担保的纠纷解决方案。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通过对让与担保基本法律结构及制度优势的介绍,引入本文的主要讨论内容,即对我国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效力进行探究。第二部分对让与担保制度做出比较法分析,通过德国、日本、美国等让与担保制度有显著发展的国家来观察域外法的发展,再结合我国法律法规现状来梳理对于让与担保的态度,试图描绘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先从学界对让与担保制度持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的理论依据简单概括我国与让与担保相关的研究现状,再结合让与担保的合法性分析与不同类型的让与担保来对现行法下的让与担保效力进行探究。其中,详细论述了让与担保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应与按揭、以物抵债做出区分;并从交易实践中不动产、动产、权利三种不同类型的让与担保的纠纷情形为切入点分析让与担保中的法律问题。第四部分试图探索现行法框架下让与担保纠纷的解决,笔者提出两大途径,一是从合同法的角度寻求个案妥当处理,二是区分让与担保类型进行处理,三是强调清算义务。第五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让与担保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应回避让与担保制度,而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对其效力作出有效认识,积极寻求让与担保纠纷解决的突破口,为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让与担保 所有权 现行法 合法性 效力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让与担保制度的比较法分析9-14
- (一) 域外法的发展9-11
- 1. 德国9
- 2. 日本9-10
- 3. 美国10
- 4. 法国10-11
- 5. 菲律宾11
- (二) 我国法的发展11-14
- 1. 台湾、澳门、香港地区11-12
- 2. 大陆地区12-14
- 三、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效力探究14-26
- (一) 让与担保的合法性分析15-20
- 1. 让与担保与按揭的区分15-16
- 2. 让与担保与以物抵债的区分16-17
- 3. 让与担保的合法性问题17-20
- (二) 不同类型让与担保的效力分析20-26
- 1. 不动产让与担保20-23
- 2. 动产让与担保23-24
- 3. 权利让与担保24-26
- 四、现行法框架下让与担保纠纷的解决26-29
- (一) 从合同法的角度寻求个案妥当处理26-27
- (二) 区分让与担保类型进行处理27-28
- (三) 强调清算义务28-29
- 五、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5
- 致谢35-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斌;;基于民间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6年01期
2 郑波泉;;论以物抵债协议的法律效力[J];法制博览;2016年02期
3 杨立新;;民间借贷关系法律调整新时期的法律适用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J];法律适用;2015年11期
4 黄芬;;以商品房买卖(合同)设定的担保的法律属性与效力——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朱某与山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J];河北法学;2015年10期
5 梁艳;;我国期货市场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制度的法律构建[J];法学论坛;2015年04期
6 陈光卓;;保理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问题和司法对策[J];人民司法;2015年13期
7 高圣平;;民法典中担保物权的体系重构[J];法学杂志;2015年06期
8 陆青;;以房抵债协议的法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载“朱俊芳案”评释[J];法学研究;2015年03期
9 李冬;陈林;;让与担保中债权人经清算方能取得标的物所有权[J];人民司法;2015年04期
10 夏静;;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趋势研究——以非典型担保物权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晶晶;;浅析让与担保的法律性质及操作要点[N];法制日报;2016年
2 安海涛;;以房抵债,如何走出利益纷争泥淖[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赵红肖;;让与担保的性质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梁慧星;;是“物权法定”还是“物权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崔建远;;物权法定主义及物权种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现行法下让与担保的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