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征信中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0:21
   当前中国,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正在大张旗鼓地建设当中。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个人信用咨询与管理等信用活动或信用服务已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随着信用消费需求量日益增加,对象群体日益庞大,信息传播和评估使用的频率不断增长。如何保护信息主体信息隐私权的问题,成为了征信体系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在应当如何构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的相关研究上,还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征信体系的建设对信息使用效率与隐私权保护均具有强烈需求,同时两者在征信活动中也将不可避免的交叉影响,即表现在:适当削减隐私权保护程度以保障个人征信中信息使用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在使用征信信息时保护信息主体隐私权的必要性。目前征信活动在运作的过程中,“信息使用对信息数据主体信息隐私权保护的侵犯”以及“保护信息隐私权对征信信息使用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作为征信信息使用与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两者之间的具体矛盾,主要表现于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对征信信息的收集、使用等权利与信息数据主体个人信息隐私权之间的冲突。通过分析征信活动的运作原理不难看出,征信机构与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与信息使用者、征信机构与信息数据主体其两两之间均包含着信息收集、使用等行为,行为中均存在着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问题。如何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以促进市场交易的同时保障信息数据主体的个人信息隐私权,是当今市场经济信息交易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欧洲作为征信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是我国征信体系未来发展的主要借鉴主体。因为历史原因、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两主体在征信中对隐私权保护的侧重点不同。美国注重交易效率,而欧洲对消费者隐私权利益更为注重。我国应在征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比较美欧个人征信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模式,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总结相关经验。遵守利益平衡、合理谨慎、个人参与等原则,努力在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两者间寻求适当的均衡点。开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征信机构传统技术的补充作用;引导信息主体积极关注自身征信状态并及时维护自身利益;建设征信行业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完善信息使用的标准化。
【学位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内涵界定
    1.1 个人信用征信的基本理念
    1.2 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隐私权
        1.2.1 隐私权的产生与界定
        1.2.2 个人征信中隐私权的内容
        1.2.3 个人征信中隐私权的特性
第二章 个人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研究
    2.1 个人征信中信息使用的必要性分析
    2.2 权利“让渡”的必要性分析
    2.3 个人征信中对隐私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2.3.1 对信息主体人身自由的保护
        2.3.2 信息主体的自我评估与独立决策
        2.3.3 对限定性隐私信息的交流保护
第三章 个人征信中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3.1 隐私权保护与征信信息使用效率的冲突
    3.2 信息收集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3.2.1 信息数据收集来源与隐私权的冲突
        3.2.2 信息数据的收集程序及范围与隐私权的冲突
    3.3 信息使用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3.3.1 隐私权保护义务的延续性与隐私权的冲突
        3.3.2 信息使用的特殊性与隐私权的冲突
第四章 国外征信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研究
    4.1 美国征信活动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研究
        4.1.1 信息收集
        4.1.2 信用信息报告部门的法定义务
        4.1.3 信息使用者的责任
        4.1.4 信息数据主体的更正权与救济权
    4.2 欧洲征信活动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研究
        4.2.1 对信息主体的权利保障
        4.2.2 信息使用程序的监管
        4.2.3 信息监管机关对信息数据的监管
        4.2.4 自动化个人决定的否定权
    4.3 对美欧征信中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机制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我国征信中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之平衡
    5.1 我国征信行业现状分析
        5.1.1 我国征信市场中信息需求现状分析
        5.1.2 个人征信行业法律监督体系的现状分析
        5.1.3 大数据下征信行业运作现状
    5.2 我国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度考察
        5.2.1 明确划分个人信息隐私权内容的合理性
        5.2.2 个人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则
        5.2.3 个人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之关系的法律原则
    5.3 我国征信中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法律体制完善
        5.3.1 合理限制征信信息的公开范围和使用目的
        5.3.2 设立隐私权侵犯的独立责任承担方式
        5.3.3 完善征信行业隐私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外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明琴;;促进征信市场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广东视角[J];南方金融;2010年01期

2 徐志军;周悦丽;;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我国征信体系构建中的法律定位分析[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3 白云;;个人征信体系中知情权与信息隐私权的平衡原则[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谈李荣;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研究[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5 肖勇;论国家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J];情报科学;2003年12期

6 张吉光;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3年04期

7 王锐,熊键,黄桂琴;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8 郑成思;信用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J];人民司法;2002年03期

9 林钧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J];世界经济;2000年04期

10 张新宝;;隐私权研究[J];法学研究;199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世清;征信的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5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