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的举证困境

发布时间:2020-11-03 13:19
   由于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被存储时间更久,更容易被搜索到,甚至被各个商业公司和组织整合分析以出售。数据隐私权作为当代社会环境下隐私权的延伸,面临着来自于各个企业或者组织的威胁。不论是欧洲的“数据保护模式”还是美国的“消费者保护模式”,都体现了世界各国在通过法律努力争取网络安全和对个人基本权利的维护。而在如今我国的法律框架下,虽然《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一些法律法规在不断更新弥补空缺,但是对于损害事实的证明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却没有明确规定,以至于在现实的诉讼中无法给予消费者合理的保护。本文通过分析数据隐私权被损害的现状以及阐述保护这项权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引出引起这种现状的原因。从内容和技术两个层面,对消费者数据隐私权的损害事实的举证困境加以分析。内容的角度,主要分析隐私权的内涵和界线,通过证明其内容的抽象性和权利损害事实的具体化的困难,说明在举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技术的角度,列举了主要包括我国现存的数据存储处理等方面保护模式的不成熟,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的不合理,来说明举证过程中会出现提取的困难。当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放在当前我国诉讼结构下思考时,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维来分析当事人双方各自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件事实所要承担的证明责任。其中也会通过相关的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来进一步说明举证困难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后果以及现存制度中的问题。最后,通过与已有稍微成熟的相关法律的欧洲和美国的比较分析,来寻求解决这种举证困境的方法,其中包括采取正确的数据隐私权保护模式,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措施。在结论中,重述了解决消费者数据隐私权的举证困境的必要性,要求在实践中真正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支持。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消费实践,从理论和实际发生的案例两方面对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难进行分析。然而,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法律体制的借鉴也需要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现存法律的不足之处,在理论跟进的同时,要给予现实程序上的法律保护。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难的现状
    第一节 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难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解决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侵害举证困境的必要性
第二章 从损害事实内容角度分析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境的原因
    第一节 消费者数据隐私权的界定边界模糊
    第二节 物质损害还是精神损害?
    第三节 “朱某诉百度隐私权纠纷案”分析
第三章 从损害事实技术角度分析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境的原因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学说
    第二节 “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不适用
    第三节 危险领域说和证据提取困境
    第四节 未规定举证责任倒置造成的困境
第四章 消费者数据隐私权受损害举证困境的解决方案构想
    第一节 我国消费者数据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第二节 行业自律和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
    第三节 建立消费者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执法机构
    第四节 积极参与全球隐私执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鹏;;人工智能时代公众隐私权保护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2 熊崴;;论大数据时代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J];对外经贸;2019年11期

3 齐鹏飞;;论大数据视角下的隐私权保护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4 宋飞;;网络环境中关于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9年15期

5 单锐;;院系视域下大学生隐私权意识普及与保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08期

6 王建军;;名人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9年08期

7 胡一嫣;;网络时代下个人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法制博览;2019年30期

8 李长全;;隐私权的刑法保护解析[J];法制博览;2019年26期

9 姚艳;;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7年11期

10 王志鹏;;比较分析:我国隐私权刑法保护的进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关帅;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隐私权保护[D];武汉大学;2013年

2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5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炳良;滥发商业电子邮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茗茗;网络环境下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王春亮;论监察调查中被调查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3 靳洁;数字时代隐私权保护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4 赵昱;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5 林福星;论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D];华侨大学;2018年

6 林立秀;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护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7 李泽阳;论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8 李政毅;大数据时代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9 毛晓舜;个人征信中信息使用与隐私权保护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10 张薇;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6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