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9:01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未来可能步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工智能中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无人驾驶汽车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也让人们享受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社会价值。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降低驾驶门槛等社会价值。但是,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和道路上的行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等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给他人带来人身和财产损失。那么如何救济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损失便是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机制是解决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的重要抓手,也是救济受害人损失的重要担责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无人驾驶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侵权进行了界定。这部分解决了:无人驾驶汽车是什么?无人驾驶汽车有哪些分级标准?无人驾驶汽车较传统机动车具有哪些突出特性?什么是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哪些表现形态?第一部分内容展示了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差异、无人驾驶汽车较传统机动车具有的突出特性,为下文各部分内容的展开进行了铺垫。第二部分,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这部分解决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较传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具有哪些突出的差异。接下来解决无人驾驶汽车担责主体认定中理论上和实务界的分歧,最后来解决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中担责主体的范围和具体情形。第三部分,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其他构成要件。这部分解决如何认定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中的违法加害行为、过错和因果关系。对构成要件中的加害行为、过错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情形论述。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损害较传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损害没有多大差别,可以沿用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损害的认定规则。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中的违法行为、过错和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在不同情形中应如何认定,并根据主体的不同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第四部分,我国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规则。这部分提出了对我国法律完善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救济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建议重塑我国的车险行业,引入一些先进的保险制度来应对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为了应对产品责任,建议引入“黑匣子”技术,从而为证明产品责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建议引入社会赔偿基金制度,以应对一些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中的特殊情形。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无人驾驶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侵权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的界定与社会价值
        一、无人驾驶汽车的界定
            (一)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
            (二)无人驾驶汽车的特性
            (三)无人驾驶汽车的分级标准
        二、无人驾驶汽车的社会价值
            (一)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三)提高出行效率
            (四)降低驾驶者的门槛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界定及表现类型
        一、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界定
        二、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表现类型
            (一)无人驾驶汽车与机动车
            (二)无人驾驶汽车与行人
            (三)无人驾驶汽车与非机动车
第二章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认定的差异
        一、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规则
        二、无人驾驶汽车打破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标准
        三、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认定的差异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认定的理论分歧
        一、主张使用者一方担责
            (一)沿用现有侵权法中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规则
            (二)参照现有侵权法中的雇主替代责任
            (三)参照现有侵权法中动物侵权责任中的饲主责任规则
        二、主张制造商一方担责
    第三节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担责主体的认定
        一、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
            (一)无人驾驶汽车不是“人”
            (二)无人驾驶汽车不是担责主体
        二、认定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担责主体的依据和具体情形
            (一)制造商担责的依据和情形
            (二)使用者担责的依据和情形
            (三)销售者担责的依据和情形
            (四)道路管理者担责的依据和情形
第三章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其它构成要件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行为的认定
        一、无人驾驶汽车侵权行为的表现类型
            (一)无人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违法加害行为
            (二)无人驾驶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中的违法加害行为
            (三)无人驾驶汽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违法加害行为
        二、无人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的认定
            (一)认定无人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
            (二)认定无人驾驶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
            (三)认定无人驾驶汽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侵权中的过错认定
        一、不同情形过错的认定
            (一)无人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过错认定
            (二)无人驾驶汽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过错认定
            (三)无人驾驶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的过错认定
        二、不同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
            (一)制造商和销售者适用的归责原则
            (二)使用者适用的归责原则
            (三)道路管理者适用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 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四章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规则
    第一节 规范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建议
        一、完善我国民法典侵权编的建议
        二、适时制定《人工智能统一促进法》
    第二节 重塑车险行业以应对无人驾驶汽车
        一、扩大投保人的范围
        二、引入“UBI”保险模式
        三、提高最高赔偿责任限额
        四、引入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五、保险理赔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
            (一)保险理赔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
            (二)保险理赔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协调
    第三节 引入“黑匣子”技术
        一、识别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驾驶模式
        二、认定产品缺陷及产品缺陷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
    第四节 建立社会赔偿基金
        一、成立专门的社会赔偿基金组织
        二、社会赔偿基金的来源
        三、社会赔偿基金的用途
            (一)社会赔偿基金与传统的道路交通救助金的用途区别
            (二)社会赔偿基金的适用条件
        四、社会赔偿基金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
            (一)社会赔偿基金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
            (二)社会赔偿基金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雪洁;高蒙;王新房;;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现状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19期

2 兰京;;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年15期

3 刘声远;何坚;;浅析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及挑战[J];才智;2019年24期

4 兰照;姚琼晓;;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法律障碍[J];法制与社会;2019年22期

5 陈明福;陈金伟;;经济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10期

6 叶明;张洁;;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挑战及对策[J];电子政务;2019年01期

7 钟菁;;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的刑事风险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8 李持生;;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建议浅谈[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04期

9 苏昶玮;;探究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9年02期

10 杨雨淋;;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侵权责任研究[J];理论观察;201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国明;无人驾驶汽车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武历颖;无人驾驶汽车环境信息提取及运动决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黄如林;无人驾驶汽车动态障碍物避撞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刘健;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车辆环境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桂珍;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王莹;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内饰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3 李亚男;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地方实践与法律规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胡兵;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5 莫灿军;基于神经网络PID及模糊预瞄理论的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随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6 王莉玲;无人驾驶汽车与相关刑法问题超前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7 李林聪;无人驾驶汽车行车环境下的声学事件检测[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8 许征;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对策[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9 严俊生;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10 章镕泽;人工智能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0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70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