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00:05
   电影作品是最为特殊的一类作品,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其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既有编剧、导演、音乐作品作者等创作主体也有制片者这样的投资组织主体。按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和行业惯例,电影作品的整体著作权直接被赋予制片者所有,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只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该种利益分配机制下,电影作品著作财产权的后续使用及作品的后续收益均与创作者相切断,创作者一般都只能根据前期签订的合同得到固定的劳务报酬。但是,完全依靠私法自治的作者获酬模式存在弊端,容易导致合同谈判的实质不平等也无法应对作品传播和利用方式的革新,加剧各主体间的利益不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对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再考量,以法律的适当干预来保障电影作品作者的公平合理获酬。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的三稿修订草案及送审稿都规定了电影作品作者的二次获酬权制度,但是学界对是否应引入该项权利及如何对此进行合理构建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在对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再考量时,既需对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进行重构又需对电影作品作者的二次获酬权制度进行全面剖析。笔者通过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从多角度对我国如何完善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的立法现状及该其存在的问题,包括著作权归属规则的逻辑困惑、作者单一获酬机制的弊端及对规定作者二次获酬权的争议。第二章主要对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初次分配的主体权益模式进行剖析,包括利益分配主体身份的确认及著作权归属规则的辨析,明确以“合作创作”作为确定电影作品作者范围的标准及法律法规应当规范对“制片者”的定义及署名规则,并明确需综合著作权法各基本理论以确定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则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收益再分配之作者的二次获酬权制度进行剖析,包括概念明晰、正当性分析及域外不同经验的比较分析——明确二次获酬权与初次获酬及专有权利的不同,我国引入二次获酬权制度从理论及现实两个层面均具有正当性基础,作者权法国家的法定二次获酬权制度更值得我国借鉴。第四章主要提出完善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的建议,包括重构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则、构建法定与约定相结合的二次获酬权制度并明晰权利主体、付酬主体、权利行使条件等。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立法现状
    第一节 现行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
        一、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逻辑起点之权属规定
        二、电影作品著作权收益分配之作者的获酬机制
    第二节 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面临的问题
        一、著作权归属之惑
        二、单一报酬机制之弊
        三、二次获酬权引入之争
第二章 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与利益的初次分配
    第一节 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主体身份的确定
        一、电影作品作者的确定
        二、电影作品制片者的认定
    第二节 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的剖析
        一、作者权法国家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
        二、版权法国家电影作品权利归属模式
        三、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则确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二次获酬权与电影著作权收益的再分配
    第一节 二次获酬权的概念界定
        一、二次获酬与初次获酬
        二、二次获酬权与专有权利
    第二节 我国规定二次获酬权的正当性分析
        一、理论依据分析
        二、现实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电影作品作者二次获酬的域外比较
        一、作者权法国家作者的法定二次获酬权规定
        二、版权法国家创作者的约定获酬模式
        三、域外不同模式的确立原因及比较借鉴
第四章 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之重构
        一、明确著作权原始归属于作者
        二、遵循作者权体系立法传统
        三、将财产权推定转让于制片者
    第二节 我国电影作品二次获酬权制度的构建建议
        一、权利主体及付酬主体的厘清
        二、权利行使条件的明晰
        三、权利模式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艳;;视听作品作者“二次获酬权”之检讨与选择[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张春艳;;论视听作品中已有作品作者的权利[J];中国版权;2015年04期

3 张春艳;;我国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之剖析与选择[J];知识产权;2015年07期

4 贾丽萍;;影视作品二次获酬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兼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9、37条[J];中国出版;2015年02期

5 陈明涛;;电影作品的作者身份确认及权利归属研究[J];知识产权;2014年06期

6 戴哲;;视听作品“二次获酬权”研究 以《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J];电子知识产权;2013年12期

7 杜鹤凯;;浅析视听作品的“二次获酬权”[J];法制与社会;2013年27期

8 吴小评;;从影视特性看作者“二次获酬权”[J];文艺评论;2013年06期

9 周园;邓宏光;;论视听作品作者的利益分享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为中心[J];法商研究;2013年03期

10 胡开忠;王杰;;视听作品二次使用的付酬问题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春艳;视听作品著作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婷婷;我国视听作品二次获酬权制度的合理构建[D];浙江大学;2016年

2 陈琪;我国电影作品作者二次获酬权的辨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梁正群;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4 孟松霞;二次获酬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李晨蕾;论视听作品著作权人的“二次获酬权”制度[D];吉林大学;2015年

6 俞焕之;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张艳冰;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及利益分配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殷超;试论视听作品的著作权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9 王潇洋;视听作品著作权主体权益关系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刘鹏;电影作品构成及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9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79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