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08:56
商标作为生产者或经营者用以区别其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的标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指示商品来源、传递商品信息以及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反向混淆的案例。传统的商标侵权也就是商标正向混淆的情形通常是小公司盗用大公司的知名商标,利用其良好商誉以迅速打开市场,即俗称的“搭便车”。与传统的商标侵权不同的是,反向混淆中的侵权人通常是知名度高、实力较强的大公司,而被侵权人往往是一些知名度不高、实力较弱的小公司,人们将这种商标侵权的情形称为“大鱼吃小鱼”。在学理上,按照混淆发生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混淆和反向混淆。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笔者将反向混淆大致概括为:知名度大的公司使用知名度小的公司拥有的商标,并通过大量的广告营销和商业宣传活动使得在先商标使用人拥有的商标被淹没,从而使消费者误以为在先商标使用人是该大公司的子公司抑或是认为在先商标使用人侵犯该大公司的商标专有权。在我国,从iPad与唯冠之争、蓝色风暴案到新百伦天价赔偿案,这些案例中的侵权赔偿或达成和解的数额都成为公众争议的焦点。反向混淆有着与正向混淆不同的事实构成、认定标准和危害后果,随之而来的是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中遇到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概述
2.1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历史发展
2.1.1 美国
2.1.2 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
2.2 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
2.2.1 反向混淆的概念
2.2.2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标准
2.3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
2.3.1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概述
2.3.2 一般侵权损害的赔偿原则
2.3.3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
第3章 中美反向混淆案例的赔偿情况分析
3.1 美国反向混淆案例的赔偿情况
3.1.1 “Big O”轮胎经销案
3.1.2 “STW”商标纠纷案
3.2 我国反向混淆侵权案例的赔偿情况
3.2.1 iPad和唯冠之争
3.2.2 “新百伦”案
第4章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4.1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问题
4.1.1 权利人损失难以确定
4.1.2 侵权人所得与侵权行为关联性不够
4.1.3 法定赔偿的随意适用
4.1.4 许可使用费制度使用的障碍
4.2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路径
4.2.1 损益相抵原则的使用
4.2.2 关注侵权人的主观状态
4.2.3 合理评估商标权人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4.2.4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
4.2.5 有条件的使用许可使用费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标反向混淆数额赔偿机制探究[J]. 胡静茹. 法制博览. 2017(22)
[2]论商标侵权损害赔偿中的损失认定[J]. 徐聪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3]反向混淆之“本土化”思考[J]. 張今.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6(03)
[4]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J]. 李明德. 知识产权. 2016(05)
[5]论商标反向混淆侵权判定的司法适用[J]. 孙松. 电子知识产权. 2016(03)
[6]从“非诚勿扰”案看商标反向混淆的构成要件[J]. 刘洋. 中华商标. 2016(03)
[7]从“反向混淆”评NEW BALANCE商标天价赔偿案[J]. 秦鹏. 中华商标. 2015(12)
[8]论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以“新百伦”商标侵权案为例[J]. 俞吟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
[9]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实证研究[J]. 吴让军. 中华商标. 2015(11)
[10]从新百伦案看我国商标侵权赔偿原则的司法适用[J]. 刘小鹏. 知识产权. 2015(10)
硕士论文
[1]中美两国商标混淆侵权认定比较研究[D]. 姜丽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研究[D]. 李薇.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美国商标反向混淆制度研究[D]. 龚征南.西南政法大学 2009
[4]商标反向混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黄超英.中国政法大学 2009
[5]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D]. 刘雯.华东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5749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概述
2.1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历史发展
2.1.1 美国
2.1.2 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
2.2 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
2.2.1 反向混淆的概念
2.2.2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标准
2.3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
2.3.1 一般侵权损害赔偿概述
2.3.2 一般侵权损害的赔偿原则
2.3.3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
第3章 中美反向混淆案例的赔偿情况分析
3.1 美国反向混淆案例的赔偿情况
3.1.1 “Big O”轮胎经销案
3.1.2 “STW”商标纠纷案
3.2 我国反向混淆侵权案例的赔偿情况
3.2.1 iPad和唯冠之争
3.2.2 “新百伦”案
第4章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4.1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问题
4.1.1 权利人损失难以确定
4.1.2 侵权人所得与侵权行为关联性不够
4.1.3 法定赔偿的随意适用
4.1.4 许可使用费制度使用的障碍
4.2 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路径
4.2.1 损益相抵原则的使用
4.2.2 关注侵权人的主观状态
4.2.3 合理评估商标权人开拓新市场的能力
4.2.4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
4.2.5 有条件的使用许可使用费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标反向混淆数额赔偿机制探究[J]. 胡静茹. 法制博览. 2017(22)
[2]论商标侵权损害赔偿中的损失认定[J]. 徐聪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3]反向混淆之“本土化”思考[J]. 張今.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6(03)
[4]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J]. 李明德. 知识产权. 2016(05)
[5]论商标反向混淆侵权判定的司法适用[J]. 孙松. 电子知识产权. 2016(03)
[6]从“非诚勿扰”案看商标反向混淆的构成要件[J]. 刘洋. 中华商标. 2016(03)
[7]从“反向混淆”评NEW BALANCE商标天价赔偿案[J]. 秦鹏. 中华商标. 2015(12)
[8]论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以“新百伦”商标侵权案为例[J]. 俞吟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
[9]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实证研究[J]. 吴让军. 中华商标. 2015(11)
[10]从新百伦案看我国商标侵权赔偿原则的司法适用[J]. 刘小鹏. 知识产权. 2015(10)
硕士论文
[1]中美两国商标混淆侵权认定比较研究[D]. 姜丽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研究[D]. 李薇.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美国商标反向混淆制度研究[D]. 龚征南.西南政法大学 2009
[4]商标反向混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黄超英.中国政法大学 2009
[5]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D]. 刘雯.华东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4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