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品关联性下的类似商品及其判断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1:50
  关于“类似商品”的认定一直都有主客观标准的说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司法解释》(以下简称为“《司法解释》”)中的内容被认定为主观标准,核心是使得混淆可能性成为类似商品认定的标准。与之相对,《商标审查与审理标准》1中的内容被视为客观标准,核心是仅通过商品客观物理性质以及市场因素做出判断,不考虑混淆可能性。然而,混淆可能性是我国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传统商标侵权判定采取“商标相同或近似+商品相同或类似”的相似标准,后逐渐在商标近似与商品类似中设置了混淆可能性的概念,使得相似标准发展成混淆性近似,2013年新商标法更是直接将混淆可能性确立为商标侵权判断的标准。那么类似商品与混淆可能性就出现了循环论证以及结果与手段倒置的逻辑矛盾。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法院的态度与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商评委”)保持高度统一:肯定并承认《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下简称为“《区分表》”)发挥的基本作用。然而,货物交易方式、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变化悄然改变着商品类似关系,相对固化的《区分表》已难以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商评委以及人民法院开...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我国类似商品认定的现状及其问题
    第一节 类似商品认定的主客观标准及其存在的逻辑悖论
        一、主客观标准的一般内涵及其适用
        二、逻辑循环论证及其历史成因
        三、类似商品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商品关联性在类似商品判定上的内涵及其司法适用
        一、商评委将“商品有较强关联性”作为突破《区分表》要件
        二、人民法院适用“商品关联性”的司法实践
第二章 商品关联性下商品类似实质的探讨
    第一节 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竞争规则下的竞争商品
        二、相同描述属性规则下的相同特征商品
        三、关联商品规则下的关联商品
    第二节 类似商品与商品自然扩张理论
        一、AuntJemima案:适用关联商品规则的第一案
        二、Yale案:汉德法官对传统“竞争规则”的批判
    第三节 商品邻近度与商品类似的联系
        一、关联商品的判定:商品邻近度测试
        二、商品类似的实质:商品之间的关联程度
第三章 类似商品认定标准的修订与完善
    第一节 相关公众一般认知的确定
        一、相关公众的内涵
        二、相关公众范围的个案界定
    第二节 考量因素的法律完善与实践适用
        一、《区分表》不是商评委以及人民法院认定类似商品的依据
        二、考量要素的精细化规定与实践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05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5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